天水市武山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4635万元,较年初增长1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1917万元,较年初增长18.8%。金融贷款为59909万元,较年初增长13.0%。其中短期贷款36742万元,较年初下降11.4%;中长期贷款23167万元,较年初增长33.4%。 保险收入呈增长势头。全年保险收入1335万元,增长3.3%。其中财产险收入200.3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人寿险收入1135万元,增长3.9%,保险支出453万元,下降8.3%。 八、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8278万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8%。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3205户,从业人员5715人,注册资金5035万元;私营企业达到109户,从业人员2979人,注册资金达到11584万元。 九、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3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2个,图书馆1所,各类藏书41千册。文物藏品2758件,其中一级品10件。参观人次达3.5万人次,收入达15万元,分别增长40%和7.1%。全县有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49座,有线电视用户6500户,增长27.5%。电视人口覆盖率86.3%,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2.5%。二率分别较去年提高3.3个百分点和11.5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全县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2134人;教职工117人;普通中学37所,在校学生33618人,教职工1582人;小学212所,在校学生51735人,教职工1820人;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6637人,教职工98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59%,较去年提高了0.19个百分点。全县改造危房37275平方米,新增校舍5431平方米。 卫生事业建设成效显着。全县有医院24个,床位729张,医生553人。全县卫生防疫工作成绩显着。卡介苗、骨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达到98.99%、97.48%、99.27%和98.33%。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提高,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3.08‰,婴儿死亡率20.15‰,分别较去年下降2.2个千分点和5.39个千分点,产妇住院与分娩比列为60.02%,较去年增高9.9个百分点。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42300人。农村人口410971人,城镇人口31329人。全县当年出生人口5572人,出生率12.68‰,死亡人口2773人,死亡率6.31‰,净增人口27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37‰。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53元,较上年增加382地,增长8.0%,农民人均纯收入1654元,较上年增加97元,增长6.3%。城镇居民消费支出2670元,增长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2元,下降3.5%,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为48.7%。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就业139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2人,安置困难就业4491人,援助163户零就业家庭163人实现就业。为124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40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全县单位从业人员总数23万人,增长0.5%,其中国有单位1.3万人,其他单位21.7万人,分别增长3.2%和0.3%。全县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和基本医疗三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为7695人、11764人和1105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良好,全县参合农民达7.55万户33.22万人,参合率达86.6%。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等价值量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均生产总值按2006年常住人口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