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15 果洛州统计局

2011年,果洛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大对藏区跨越发展扶持政策,上海、中央单位帮扶果洛等重大战略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全州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经济总量和结构

全州经济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强有力拉动,服务业规模壮大,以及政策性增资等有利因素促进下,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增大。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1477万元,同比增长21.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8647万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7293万元,同比增长4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5537万元,同比增长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381元,同比增长21.47%。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18.60%,同比下降2.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48.68%,上升6.9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3.34%,上升1.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32.72%,下降4.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21.54:41.70:36.76转变为18.60:48.68:32.72。

从各产业贡献率及对经济的拉动来看:第一产业贡献率8.10%,拉动经济增长1.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73.63%,拉动经济增长15.9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18.27%,拉动经济增长3.95个百分点。

二、畜牧业

努力探索和实践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着力提高畜牧业发展综合效益和整体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增长。同时,积极贯彻国务院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有关方针政策,加大减畜力度。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全州农牧业生产增幅较以往有了显着提高。实现农牧业总产值57628.99万元,同比增长5.63%,实现农牧业增加值48647.11万元,同比增长5.48%。

全州共育活各类仔畜57.39万头只,繁活率为61.95%,同比提高3.41个百分点;损亡各类成畜2.55万头只,损亡率1.43%,同比降低0.25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65.76万头只,出栏率36.75%,同比提高5.13个百分点。其中:出售商品畜57.2万头只,商品率31.97%,同比提高4.19个百分点;总增各类牲畜54.84万头只,总增率30.65%,同比提高0.64个百分点;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64.48万头只,同比减少14.44万头只,下降8.07%。其中能繁殖母畜84.8万头只,母畜比例51.56%,同比降低0.22个百分点;裁减超裁各类牲畜26万只羊单位。

主要畜产品产量:牛奶36494吨,同比增长5.93%;牛毛绒512.7吨,同比增长1.62%;羊毛555吨,同比下降3.98%;肉类29676吨,同比增长19.47%。

农作物播种面积8575亩,同比下降4.45%,其中:粮食作物面积7382亩,同比下降1.36%,油料作物面积1070亩,同比下降6.14%;粮食总产量1418吨,同比下降3.21%;油料总产量133吨,同比下降7.64%。

三、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情况

完成2011年下达总投资18842万元的黑土滩治理、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防治、重点湿地保护、建设养畜、农牧民科技培训等项目工程,完成了年度1.4亿元三江源目标任务的134.58%。其中:建设养畜3010户,完成投资14693万元,完成率100%;沙漠化土地防治面积12.08万亩,完成投资840万元,完成率100%;重点沼泽湿地保护面积10万亩,完成投资700万元,完成率100%;黑土滩治理15.24万亩,完成投资1524万元,完成率100%;封山育林17.5万亩,完成投资875万元,完成率100%;农牧民科技培训2400人次,完成投资210万元,完成率100%。

四、工业

在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拉动下,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87201.70万元,同比增长74.78%。其中: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公司完成工业增加值84667.10万元,同比增长79%,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97.09%,对全州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00.53%。全州工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5871.30万元,同比增长77.60%。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1330.40万元,同比下降8.5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生产情况:自来水204.5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62%;铜精矿含铜量28143.39吨,同比增长7.67%;发电量86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59%。

全州完成销售产值163668.11万元,同比增长32.64%;工业产销率为99.72%,同比提高0.20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幅增长。全州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319个,同比增长14.30%。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43个,同比增长29.30%。本年投产项目173个。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137万元,同比增长48.31%。完成州属固定资产投资246137万元,同比增长51.33%,完成年度目标的123.07%。

从投资类型看:完成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39274万元,同比增长48.90%;完成民间投资6663万元,同比增长26.55%。

从三次产业完成投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2603万元,同比下降10.67%,占投资的比重为21.3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1829万元,同比增长2.59倍,占投资的比重为45.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1705万元,同比增长7.64%,占投资的比重为33.20%。

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州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0823万元,同比增长1.24倍。其中:完成能源供应投资100432万元,同比增长4.94倍;完成供水、排水投资2554万元,同比下降19.90%;完成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3453万元,同比增长98.30%。

六、贸易业和物价

消费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居居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州市场销售总体趋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57万元,同比增长17.69%,完成年度目标的106.99%。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56万元,同比增长18.0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01万元,同比增长15.37%;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7万元,同比增长38%。个体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68万元,同比增长10.93%。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2万元,同比增长14.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12万元,同比增长19.0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4445万元,同比增长10.24%。

全州共有个体工商户2793户,同比增长9.27%。从业人员4746人,同比增长8.50%。注册资金9384万元,同比增长42.10%;私营企业52户,同比增加2户。从业人员964人,下降7.31%。注册资金22164万元,同比增长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