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教育、科技 全年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6所(寄宿制中小学59所,在校生60816人),在校学生92726人。其中:小学53所,在校生45888人;中学19所,在校生28181人;幼儿园220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4160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27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4470人。全州教职工总数5346人,拥有专任教师4619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阶段净入学率达到86.7%。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2%。 全年开展科技培训50期,培训2万人(次);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40期,培训1.8万人(次),培训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0.2万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0次,宣传人数达0.2万多人(次),发放科普知识宣传手册5000本、各类宣传资料1万份。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44.60万人。分性别看,男性22.5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5%;女性22.06万人,占49.5%。分民族看,藏族29.6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6.5%;其他民族14.94万人,占33.5%。全年人口出生率14.14‰,比上年下降0.5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51‰,增长0.07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9.64‰,比上年下降0.63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2元,比上年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年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1227元,增长13.1%;人均经营性净收入2026元,增长36.4%;人均财产性收入202元,增长22.2%;人均转移性收入2580元,增长37.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454元,比上年增长18.6%。恩格尔系数为33.5%。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237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61元,增长39.0%;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3534元,增长11.2%;人均财产性收入204元,增长41.0%;人均转移性收入538元,增长13.2%。恩格尔系数为42.8%。 年末新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56人,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68人,新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27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6%。 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13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3.31万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45.19亿方,比上年增长16.2%;人均水资源1.01万方,增长17.8%。历年平均降水量139.2亿方,当年降水量为169.6亿方,比历年平均水平高出21.8%。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现已发现的矿种有45种矿藏,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白钨、金、大理石等29种矿藏,铜储量相当可观,占全省保有资源储量的47.6%。 全年全州完成林业投资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完成当年造林面积4291公顷,比上年增长2.5%。幼林抚育面积12606公顷,下降33.2%。成林抚育面积7000公顷,增长52.8%。零星植树214.5万株,增长38.7%。 全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8.6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9%。原煤消费量0.86万吨,下降45.0%;电力消费量3.52亿千瓦时,下降11.8%。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3起,死亡56人,与上年持平。 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海南统计年鉴-2011》刊发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水资源数为2010年青海省水资源公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