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具有资质以上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3家,完成产值83.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84.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全员劳动生产率17.43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近几年来的高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8.40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投资结构调整明显。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25亿元、272.82亿元和178.16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8.1:56.7:35.2调整为2:59.3:38.7,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工业投资增长迅速。2011年,全市工业投资依然强劲,完成工业投资269.16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59.38亿元,同比增长52.1%。 优势产业继续加强。全市十大优势产业完成投资213.62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6.4%。其中食品工业完成投资46.56亿元,增长44.8%;纺织工业完成投资17.11亿元,增长41.3%;竹木加工业完成投资14.79亿元,增长87.0%;造纸行业完成投资9.94亿元,增长105.6%;化工行业完成投资20.00亿元,增长123.8%;有色金属行业完成投资10.69亿元,增长52.9%;机械行业完成投资51.28亿元,增长60.5%; 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保投资力度加大。全市相继启动多条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民生工程投资20.81亿元,增长41.8%;生态环保投资7.14亿元,增长19%。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开展拆迁、开工、劳动竞赛“三项行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石长铁路复线益阳段,常安、安邵、岳常高速益阳段,319国道益阳南线高速公路等在建项目向前推进。G207线益阳段、S205桃江段一期基本建成;S308桃马公路、S225安化段、益阳港泥湾港区进港公路、沙头资江大桥、沅江黄茅洲大桥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三一中阳产业园、森华林业人造板生产线、奥士康精密线路板生产线一期、金沙重机年产40万吨型钢生产线、圣德锰业电解锰等项目竣工投产。沅纸20万吨化机浆生产线、科力远动力电池新厂、海螺水泥、南方水泥二期、拓普竹麻等项目顺利推进。年产万吨多晶硅生产项目本年完成投资11.58亿元,桃花江核电站本年完成投资5.91亿元。 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0.59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63.94亿元,增长31%。施工面积926.91万平方米,增长36.1%,其中新开工面积347.07万平方米,增长15.8%。商品房销售面积229.91万平方米,增长18.3%;空置面积45.22万平方米,增长10.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9亿元,增长17.8%。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7.4亿元,乡村零售额49.5亿元,分别增长18%和16.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0.2亿元,增长29.7%;零售业零售额249.4亿元,增长17.1%;住宿业零售额6.4亿元,增长21.6%;餐饮业零售额30.9亿元,增长15.8%。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100.2亿元,增长31.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7%。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总量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8808万美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出口40257万美元,增长23.42%;进口8551万美元,增长71.7%。一般贸易进出口额42976万美元,增长34.3%,占进出口总额88.1%;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527万美元,增长13.5%,占进出口总额的11.3%。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引进内资形成固定资产177.96亿元。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个,直接利用外资12258万美元,增长21.6%。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增长21.1%;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556.1万人次,增长20.9%。安化茶马古道、山乡巨变第一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皇家湖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并对外营业。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31.63亿吨公里,增长23.6%;旅客周转量45.09亿人公里,增长12.8%。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46.41万辆,比上年增长15%,其中汽车13.55万辆,增长20.9%。私人汽车11.88万辆,增长22.9%。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9.05亿元,增长12.3%;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3.2万户,比上年减少8.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03.7万户,净增24.19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0.2万户,净增3.8万户。平均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4255部,拥有国际互联网422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27.73亿元,比年初增加120.6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59.06亿元,比年初增加55.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3.46亿元,比年初增加1.2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92.94亿元,新增53.64亿元。分类看,工业贷款余额98.07亿元,新增8.5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00.8亿元,新增30.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0.33亿元,比年初增加82.01亿元。交通银行益阳分行和华融湘江银行益阳分行进驻我市。证券业交易量有所回落,全年股票交易额409.35亿元,比上年减少18%。 2006-2011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增长速度 保险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5家,其中寿险14家,产险11家。全年保费收入26.44亿元,增长0.4%。其中:寿险20.4亿元,下降3.4%;产险6.04亿元,增长15.8%。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1年,全市共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项目95项。获得项目资金2622.5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共有39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技术市场成交活跃,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87份,合同金额3498.95万元。全市74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2.04亿元,增长41.9%,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1.7%。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55所,其中:幼儿园439所,小学550所,初中196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普通高中37所,职业高中30所;在校学生552806人,其中:学前教育学生82712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78746人,特校学生414人,普通高中62582人,职业高中28352人;全市有教职工66466人,其中在职47301人。高考一、二本分别录取1688人、4990人,高出全省比例1.06和1.4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