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桓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公路货运量445万吨,比上年下降12.7%;货运周转量7613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4.5%。公路客运量67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客运周转量24852.3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县内公路里程1570公里,村通油路65条线路,里程394公里,全县已有104个行政村通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100%。 邮电业务稳步发展。2009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3463万元,同比增长55%;电信业务总量10881万元,同比增长4.5%。移动通信业务总量9879万元,比上年增长19.31%。城乡固定电话用户60836户,其中(城镇住宅电话用户20369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39767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25部/百人。全县移动电话户数增长较快。城乡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6.5万户,比上年增加3万户,同比增长22.2%。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3423户,同比增长16%。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经过几年的教育布局调整,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6所,其中12年一贯制学校3所,9年一贯制学校11所,独立初中2所,独立小学7所,独立高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全县现有小学生13897人,其中女生6674人;普通中学在校生9442人,其中女生4469人。全县现有普通中学专任教师987人,小学专任教师1426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3%,高中阶段升学率达93%。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现有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21个。2009年全县共申请专利26项,完成了17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连续6年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十一、人口和就业 全县总人口达到302285人,总户数104132户,户平均人口3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61343人,乡镇人口240942人。非农业人口8529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2%。男性人口15492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1.3%。女性人口14735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7%。性别比为51.3:48.7。 全年共登记出生人口2164人,比上年增加7人,人口出生率为7.16‰,比上年增长0.0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26人,比上年减少299人,死亡率为3.72‰,比上年下降1个千分点。 全县2009年完成各类就业培训1.3万人次,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1.2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84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职工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3217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全部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23793元,比上年增长12%。在岗职工13961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653元,比上年增长12%。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8001人,比上年增长5.6%;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7705人,比上年增长1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96974人,参合率为90.8%。全县有11082名城镇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十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 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两高一铁”快速推进,鹤大高速(桓仁段)、沈桓高速(桓仁段)、东北东部铁路(桓仁段)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36%、39%和43%;本桓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立项批复已经完成;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凤向线22公里路面工程和2.6公里路基工程、本桓线41公里路面工程、南江大桥引线路面工程、木通线7.6公里路基工程、二柞线6.8公里路基工程等10项重点工程。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生态产业园实现“五通”,基本达到企业入驻条件。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完成了铧尖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和加固农村堤防工程23处,新建灌溉工程43处。电力、通信、信息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和改造城乡电网输电线路120公里。完成了八千平购物中心、章樾公园二期建设。 十四、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步伐加快,环境建设富有成效。完成北江城区污水管网改造、10条摸黑路改造、17条街路绿化、15栋楼体美化亮化、西江新村和五女新城配套设施等工程;开工建设了永安河、东大河治理工程;新建珠江街、清华路、九华山路3条街路。城市管理得到强化。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城市环境和卫生状况明显改观;物业管理逐步规范,居民生活环境极大改善;城市品牌影响力显着提升,我县连续五届夺得省政府“绿叶杯”。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建设公建和民宅16万平方米,新建移民小区3个;完成巷道硬化42公里;新修排水沟20公里;铺设人行步道1.8万平方米;建设小广场5个;二棚甸子净水厂和沙尖子集中供水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水源地保护项目全面启动,金山热电锅炉脱硫、矿业公司尾水循环利用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环境优美村镇建设成果丰硕。17个村、3个乡镇成为省级环境优美村镇。我县被授予“中国绿色名县”称号。2009年全县工业二氧化硫排放3588吨,工业废水达标率为8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8%,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40%,现有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站一个。 全县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起,造成7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