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眉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眉山调查队 2012年3月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经济跨越、文化繁荣、环境一流、人民幸福”为目标,强力推进“六大高潮建设”,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7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4亿元,增长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79.6亿元,增长2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2.3亿元,增长13.5%,比去年提高5.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1%,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8:54.9:26.3调整为18.0:56.4:25.6。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4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拉动经济增长1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62.2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93亿元,增长14.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2%;烟酒类价格上涨6.5%;衣着类价格上涨1.5%;居住类价格上涨6.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8%;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4%。 年末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4.9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4.2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07.8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7.9点。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4万公顷,增长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5万公顷,与上年持平;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6万公顷,下降0.2%;药材播种面积2727公顷,增长17.2%;蔬菜播种面积4.6万公顷,增长3.2%。 全年粮食产量179.8万吨,增长1.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38.3万吨,增长2%,大春粮食产量141.5万吨,增长1.6%;油菜籽产量9.4万吨,增长1.5%;茶叶产量1.7万吨,增长5.8%;水果产量72.8万吨,增长8.9%;蔬菜产量117万吨,增长7.2%。 全年肉类总产量40.3万吨,下降1.6%。其中猪肉产量27.8万吨,下降2.9%;牛肉产量1.1万吨,增长0.5%;羊肉产量1.2万吨,增长0.5%;牛奶产量14.5万吨,增长3.7%;禽蛋产量6.3万吨,增长6%。年末生猪存栏下降0.6%;生猪出栏下降2.9%;羊出栏增长0.5%;家禽出栏增长1.1%。奶牛存栏7.3万头,增长9%。 全年完成成片造林14.3万公顷;年末森林面积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品产量11.4万吨,增长10.2%;水产品养殖面积22.5万亩,增长2.7%。 年末耕地保有量24万公顷以上,其中基本农田面积21.2万公顷以上。全年新建成高产稳产农田10.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0平方公里,完成28座病险水库整治,解决了20.8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8.6万千瓦,增长8.9%,年内机耕作业面积374.7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3%,完成修建机耕便民道1285公里,更新改造提灌站56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39.8亿元,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548户,比年初增加3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9%;股份制企业增长20.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30.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62.3%。轻工业增长22.1%;重工业增长24.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8.1亿元,增长28.4%。444户“铝、硅、化工、芒硝、机械、建材、食品、竹木”八大优势产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0.1%。 统计的69种工业产品有55种增长,增长面达7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34.3亿元,增长1.2倍,实现利润87.7亿元,增长1.6倍。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8.7%。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3个,其中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98个,劳务分包企业25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2亿元,增长16.8%。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41.2亿元,增长24.3%;基本建设投资208.1亿元,增长11%;更新改造投资163.2亿元,增长38.4%。 在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亿元,下降61.6%;第二产业投资235.3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204亿元,增长4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4.5亿元,增长35%。其中,住宅投资51.2亿元,增长22.9%。商品房销售面积194.1万平方米,增长0.8%。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5亿元,增长43.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7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3.3亿元,增长16.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84.2亿元,增长17.8%;餐饮收入额28.8亿元,增长20.6%。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2.1%;服装类增长60.7%;金银珠宝类增长33.1%;日用品类增长42.7%;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增长47.5%;中西药品类增长96.6%;通讯器材类增长46.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9.3%;汽车类增长32.1%。 全年进出口总额13577万美元,增长36%,其中进口2386万美元,增长1.6倍;出口11191万美元,增长23.7%。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增长21.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335万吨,增长20%;货物运输周转量408877万吨公里,增长16%。公路旅客运输量6324万人次,增长0.03%;公路旅客周转量212538万人公里,增长2.2%。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亿元,增长51.9%;电信业务总量11.7亿元,增长10.4%。固定电话用户42.8万户,下降7.3%;移动电话用户204.5万户,增长16.9%;宽带用户19万户,增长22.9%。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187万人次,增长19.8%;旅游收入80.8亿元,增长24.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72.1亿元,同口径增长35.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1亿元,同口径增长37.9%;增值税增长16.5%,营业税增长32.8%;企业所得税增长55.5%;个人所得税下降4.9%。地方财政支出160.6亿元,同口径增长26.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8.9亿元,增长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