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门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11 台州市三门县统计局

2010年,全县利用外资新批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26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0.2%,实际利用外资1088万美元,增长28.6%。

2010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32.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国内旅游收入10.82亿元,增长19.7%;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0.54万人次,累计外汇收入433.5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34.98万元;全年国内国际旅游总收入11.12亿元,增长22.8%。

七、金融和保险业

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4.41亿元,比年初增加25.9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6.48亿元,比年初增加24.13亿元。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3.43亿元,增长29.3%;企业存款25.55亿元,增长4.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1.81亿元,增长19.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0.58亿元,增长4.5%;中长期贷款余额60.02亿元,增长68.1%。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县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93亿元,增长35.9%,人身险保费收入1.01亿元,增长11.2%。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0.56亿元,增长22.2%。其中,财产险赔款0.47亿元,增长18.3%,人身险赔款0.09亿元,增长49.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县有幼儿园91所,在园幼儿17101人,普通小学43所,在校生25493人,普通中学17所,其中,初级中学13所,在校生10875人,高中在校生5577人,初升高比例达到99.54%,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4833人。全县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99.36%,巩固率达到100%,高中毛入学率93.5%,学前三年入园率92%,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5.74%。师资队伍不断改善,全县共有专任教师3289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1224人,小学专任教师1464人。专任教师队伍中,评上中学高级职称的有281人,中学一级职称的有562人,中学二级职称的有367人,小学高级职称的有914人,小学一级的有525人。

2010年,全县地方财政科技投入0.19亿元,比上年下降27.9%,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全县企业用于研究与事业发展(R&D)经费支出0.92亿元,增长13.6%,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66.7%。有科技活动的企业54家,参加科技活动人员1202人,其中,R&D人员663人,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全年申请专利209项,专利授权229项,其中发明14项,实用新型137项,外观设计78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0年末,全县图书馆藏书量达到7.5万册,总流通人次118千人次,书刊外借册数85千册次,全年累计新购图书6000册;全年艺术表演场所演出场次68场;博物馆参观人次达到26千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展。2010年末,全县拥有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6.91万户,比上年增长4倍。全年广播播出公共节目时间5358小时,播出自制节目时间3152小时;电视播出公共节目时间4063小时,播出自制节目时间958小时。全年广播在中央电台用稿5条;电视在中央电视台用稿8条。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2010年,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7个,医院、卫生院数35家,其中医院2家;年末实有床位数684张,其中医院48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14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医生数655人,注册护士391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人,其中医生1.5人。全县婴儿死亡率6.42‰,其中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08‰。

2010年,全县夺得全国比赛2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省运会中,共获得金牌8.5枚、银牌1枚、铜牌2枚。

十、能耗、环境保护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089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3.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22亿千瓦时,增长16.8%,其中工业用电量5.49亿千瓦时,增长18.1%;规模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为3.97亿千瓦时,增长21.4%。

2010年,全县有工业废水治理设施37套,工业废气治理设施117套;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1.2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43.04%;工业废气排放量10亿标立方米,烟尘去除量2600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58%。

十一、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10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2.92万人,其中男性22.52万人,女性20.4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4:100。全年共出生5658人,死亡2280人,人口出生率13.23‰,比上年提升0.6个千分点;死亡率5.33‰,提升0.1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9‰,提升0.45个千分点。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44万人。

2010年末,全县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从业人员2.77万人,比上年增长2.9%;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8%。

2010年末,全县有55130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其中参保职工48760人,离退休人员637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238人,其中在职的有30866人,退休的有637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有87310人,参加失业保险有22689人。

2010年,全县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5个,床位758张,收养285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979人,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80人。全县农村集中五保供养人数231人。

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5元,比上年增长11.5%(见图6);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52元,增长12.6%(见图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由上年的2.52缩小到2.5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5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7平方米。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