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10 巴中市统计局

全年接待游客537万人次,增长12.8%。实现旅游收入31.7亿元,增长39%。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6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8亿元,增长3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2.5亿元,增加71.1亿元,增长29.4%。年末社会融资总量199.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8.2亿元,增加33亿元,增长26.3%。其中,中长期贷款103.3亿元,增长42.9%;短期贷款51.4亿元,下降1.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现金支出1834.7亿元,增长1.7倍。

全年保险公司各类财产险保费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产险承担的风险保额1033.2亿元,已决赔案44349件,赔款及给付金额1.6亿元。年末实有寿险参保人数250万人,增长37%;保费收入10.6亿元,增长29.1%;已决赔案12600件,赔付金额10043万元,增长72.5%。

年末投资者证券账户4421户,增长75.3%。全年证券交易额25.5亿元,增长90.3%。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7所,全年招生2.4万人,在校生4.5万人,毕业生1.4万人。

年末普通高中学校42所,全年招生2.9万人,在校生8.2万人,毕业生2.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高中辍学率2.3%,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2.1%。

年末普通初中学校158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14所),全年招生6.2万人,在校生19万人,毕业生6.5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9%,初中辍学率0.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0.9%,初中三年巩固率98.1%。

年末普通小学学校248所,村校及教学点1706个,全年招生4.8万人,在校生32万人,毕业生6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8%,小学辍学率0.5%,小学五年巩固率98.8%。

年末特殊教育学校4所,全年招生21人,在校生215人,毕业生12人。

年末幼儿园194所,在园幼儿(含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人数)7.9万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85%。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1%。聘请省级科技特派员1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20人。争取国、省项目62项,到位资金1547万元,40个项目通过中期监理、结题验收和绩效考评。组织鉴定科技成果7项,4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6.1万元。新建2个科技信息服务平台,9个科技信息服务站。省级创新型企业20家,研发新产品30个。申请专利158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授权专利134件,增加16件;实施专利111件,增加5件。

年末博物馆9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档案馆6个。艺术表演团体8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39.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35.5%。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6.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光纤电视通村率74.7%。全年出版各类报纸1642.4万份。

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运动会99次,参与总人数20.5万人次。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4个。组队参加四川省青少年各类体育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10枚、铜牌14枚;组队参加四川省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获银牌1枚、铜牌5枚。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1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6个,村卫生室239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5个。卫生技术人员9982人,增加67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08人,增加347人;注册护士2361人,增加30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423张,增加574张。乡镇卫生院287个,床位5385张,增加270张,卫生技术人员3790人。

年末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81个,床位8136张,收养各类人员7084人。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72个,床位7476张,收养各类人员6464人,增加429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2个,社区服务中心23个,社区服务站1336个。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6.3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3.7万人次;资助14.3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增加11.7万人,资助29.7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4.7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为32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03万人,城镇化率31.3%。全年出生人口3.3万人,出生率为10.04‰;死亡人口1.8万人,死亡率为5.45‰;自然增长率为4.59‰。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67元,比上年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9元,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298元,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1226元,增长15.8%。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新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87.1万人。

年末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3.9万人,发放人数10万人,发放养老金13.9亿元;医疗保险参保52.8万人,发放基本医疗保险金3.9亿元;生育保险参保8.8万人,发放生育保险费32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7.1万人,发放工伤保险费2758万元;失业保险参保6.5万人,发放失业金460.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08.4万人,参合率96.4%;支出基金总额62831万元,增长87.9%。

全年34.6万农村居民、13.6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4.5万人,优待优抚对象1.1万户,救济五保户2.1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供应总量268.3公顷,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40.7公顷,增长6.4倍;商服用地7公顷,减少9.1%;住宅用地75.7公顷,增长24.7%;基础设施等其它用地144.9公顷,增长29.3%。

全年平均降水量1588.6毫米,比上年偏多20.9%。年末工程蓄水总量4.7亿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水资源总量99.8亿立方米,增长10.3%。总用水量4.4亿立方米,增长7.3%。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922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55.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年末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46994公顷。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62.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2.8%。煤炭消费量增长1%;原油消费量增长26.5%;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7.4%;电力消费量增长17.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1%,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3.3%。

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893.4吨,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0.3万吨以内。147户重点监测单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2%、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9.5%、粉尘排放达标率99.3%、烟尘排放达标率99.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