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白银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立区、科教兴区、文化活区、生态美区、富民强区”的发展思路,按照“农业经济抓基地、工业经济抓提速、第三产业抓升级、生态建设抓成效、城市管理抓长效、城镇建设抓示范、民生保障抓落实”的工作要求,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全区经济和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28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14.41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61.61亿元,增长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926元,增长19.28%。 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为2.36∶63.47∶34.17,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1.5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0.2、1.3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96%,拉动GDP增长0.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69%,拉动GDP增长10.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35%,拉动GDP增长4.6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消费品价格上涨5.5%。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四涨四降,食品类、居住类涨幅较大,分别上涨13.2%和8.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3.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及通信类比上年下降1.4%、3.2%、1.6%和1.2%。分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价格为100)如下: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2022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25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比上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累计发放个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6910万元,投入担保资金889万元(含妇联29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370万元,其它渠道投入519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704人,其中培训特困生475人;开展创业能力(SIYB)培训32期,培训800人。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8028万元,比上年增长11.95%。其中,农业实现产值44065万元,增长2.54%;林业实现产值1522万元,增长114.97%;牧业实现产值19574万元,增长32.38%;渔业实现产值660万元,增长11.30%;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2207万元,增长29.44%。 年末耕地保有量138792亩,比上年增长0.22%。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2660亩,比上年下降15.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3943亩,下降22.75%;蔬菜播种面积28809亩,增长4.42%;林果面积12187亩,增长10.93%。粮食总产量2.24万吨,下降6.86%;蔬菜产量19.67万吨,增长7.08%;水果产量4.27万吨,增长1.18%;油料产量1150吨,下降3.69%。 全年肉类总产量6665吨,下降4.32%;鲜奶总产量达6300吨,下降21.74%;水产品产量800吨,增长2.56%。年末大牲畜存栏8400头,增长10.83%;年末猪存栏49000头,增长1.37%;年末羊存栏85000只,增长5.57%;年末鸡存栏35.95万只,增长3.30%; 全年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了工农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生态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及四龙水厂等重点项目,投资6000万元。组织开展了水川重坪一级泵站改造、大桥梁管道改造、关路坡爬坡管道改造、四龙民乐渠道衬砌、火岔土地开发等20多项小型水利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元,小水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改善。 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22.81万千瓦,增长1.88%。农村共拥有拖拉机5518台,比上年增长6.59%,其中,大型拖拉机180台,小型拖拉机5338台;农用运输车2917辆。全年化肥使用量7052吨,全年用电量4266万千瓦时。 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进展。2011年白银区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成,25座智能化日光温室投入示范生产,带动全区新(改)建日光温室1506亩;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地面积2万亩,注册“陇源康、铭源、重坪、凯农”蔬菜商标4个,“盈翰丰”葡萄商标1个,其中“陇源康”牌二苠茄获2011年甘肃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新增规模养殖场(户)5个,累计920个,其中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3个;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4个,累计23个;新增农家乐50户,累计90户。 全区共落实各类惠农政策16项,发放资金1623.4万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范围扩大为2个中心集镇和5个村,全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新建农宅195户,改造农宅1386户,硬化道路19.8公里,铺压供排水管道8.2公里,安装立柱式太阳能路灯163盏。强湾移民二期工程,完成投资7846万元,建成住宅楼10栋440套;纺织路大坝滩村、黄茂井村、大井子村安居工程新建村民住宅楼24栋780套。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辖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2.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8%。 区属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增加值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30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82亿元,增长32.1%;实现工业增加值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总产值7.32亿元,同比增长98.7%;重工业实现总产值18.5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总产值22.09亿元,同比增长3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总产值0.62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他类型企业实现总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8.3%。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中,建材、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及精细化工、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装备和设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增长较快,实现产值1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5%,占区属规模以上工业的66.32%。 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6982万元,比上年增长5.46%。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32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5亿元,增长32.75%。区及区以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6亿元(不含产业园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1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2597万元,增长48.14%;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3016万元,增长10.59%。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5900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28478万元,第三产业完成68219万元;按构成分,建设安装工程135263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50353万元,其他费用16981万元。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完成投资184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4579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1%;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49710平方米,下降64.8%。商品房销售面积151987平方米,下降48.6%;商品房销售额57223万元,下降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