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东安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五县思路、实施五主方略、强化五重举措、打造五个东安”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抓项目、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保稳定,“五个东安”建设全面推进,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45517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986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13131万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358400万元,增长14.6%。 结构调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3∶39.0∶35.7转变为26.2∶39.5∶34.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51.4%和41.2%。 为民办实事。省市政府交办的32项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其中17项指标超额完成。改造县乡公路37.42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87.9公里。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71.3%。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基本医疗费用全免100%。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所。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177.29元和66.4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1500元/年。农村危旧房改造600户。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5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42人。居民医保门诊已经纳入统筹县。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预备制培训4086人。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1500人。移民实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261人。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26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30899人。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座。新建农村沼气池863口。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个。蔬菜基地建设1200亩。新增廉租住房555套。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429户。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建设农家书屋235家。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5所。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所。新建和改造行政村配电网18个。新增通电话自然村43个。新增行政村实行互联网宽带上网63个。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安装监控摄像机15台。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57373.8万元,比上年增长3.8%。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达到38.21万吨,增长3.39%,其中,稻谷产量32.92万吨,增长2.39%。出栏生猪89.95万头,比上年增长0.01%;出栏牛2.3万头,比上年增长7.96%;出栏羊5.01万头,比上年增长8.89%;出笼家禽1044.66万羽,比上年增长7.07%;水产品产量达到15185吨。 农业产业化。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共实现加工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10.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9000万元,整治各类水利工程3500处,其中治理重点病险库24座。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全年落实农机补贴资金637万元,累计推广各种农业机械8300台。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7866万台/45.0724万千瓦,同比增加3.8698万千瓦,增长9.39%。 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永东公路新农村示范区建设,新创办农村清洁工程重点示范村32个,完成省定扶贫村项目建设31个,培育明星镇(乡)5个,明星小康村1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79589.2万元,比上年增长47.9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071789.2万元,同比增长56.9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7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52623.1万元,同比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5226万元,同比增长24.8%。 主要产品产量。全年发电量7960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7.82%;水泥143.94万吨,增长37.15%;铁合金235224吨,增长49.71%;锌12831吨,增长20.2%;大米加工97310吨。 工业经济效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4家,达到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0360.9万元,比上年增长44.88%;实现利税66339.8万元,比上年增长37.02%,其中利润总额20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22.5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48.18%,比上年提高35.9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9.87%,总资产贡献率21.5%,资产保值增值率116.55%,资产负债率40.62%,流动资产周转率11.24%,成本费用利润率2.19%,全员劳动生产率250219元/人。 建筑业。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0508万元,增长22.1%。全县四级以上建筑企业4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891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283.5万元,施工面积86.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7.9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7865万元,比上年增长35.11%。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932万元,增长33.7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1371万元,增长48.15%;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76562万元,增长2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2496万元,比上年增长22.83%;第二产业投资203966万元,增长33.9%,其中工业投资202127万元,增长42.08%;第三产业投资411403万元,增长37.82%。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国内贸易。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377.4万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城镇完成零售额243551.8万元,增长18.1%;乡村完成零售额26825.6万元,增长15.1%。按行业分,批发业23600万元,增长9.3%;零售业226559.6万元,增长18.8%;住宿业3012万元,增长9.9%;餐饮业17205.8万元,增长19.7%。 招商引资。全年共引进项目32个。合同引进内资47.2亿元,实际到位内资23.25亿元,同比增长9.2%;合同引进外资515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4230万美元,同比增长9%。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0157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4%。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含乡村公路)1936.113公里,其中:国道41.039公里,省道173.373公里,县道210.27公里,乡道391.49公里,村道1119.951公里。 邮电通讯。全县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2929.6万元,同比增长27.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34.6万元,同比增长20.1%;电信业务总量11195万元,同比增长28.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2740户,其中市内电话用户16502户,农村电话用户23456户,公用电话1060户;移动电话用户195308万户,小灵通用户1722户,宽带网用户18846户。 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1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