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4-09 大连市统计局

表4货物、旅客周转量及港口货物吞吐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6819.5 14.8

其中:公路 亿吨公里 304.8 16.4

水运 亿吨公里 6297.2 15.0

民航 亿吨公里 0.7 5.6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179.7 10.8

其中:公路 亿人公里 58.3 11.0

水运 亿人公里 6.3 9.8

民航 亿人公里 49.1 16.8

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3.4 7.3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640.0 21.6

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全年港航固定资产投资143.8亿元。太平湾、栗子房港区开工建设,大窑湾集装箱码头15号泊位投入运营,长兴岛30万吨原油码头、大连湾杂货滚装码头迁建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开工建设,国内货站投入运营。铁海联运通道新开通德惠、大庆、齐齐哈尔3条班列,周班密度提高至60班/周;全年集装箱铁海联运量36.2万标箱,居国内各市之首。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工,新增候机楼7.1万平方米、停机坪34万平方米、停车场14万平方米,新机场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全年飞机起降9.3万架次;航线总数达到154条,其中国内航线115条,国际和特别行政区航线39条;与13个国家、90个国内外城市通航。

邮电通信: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4亿元,增长10.5%;电信业务总量88亿元,增长14.1%。完成特快专递102万件,邮政储蓄年末余额195.8亿元。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70.7万户,下降3.5%;移动电话用户775.5万户,增长15.2%;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133.7万户,增长8.5%。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游客426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接待海外游客117万人次,增长0.3%。旅游总收入650.2亿元,增长18.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97.9亿元,增长20.7%;旅游外汇收入8.1亿美元,增长0.2%。截至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38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76家;旅行社366家,其中出境旅行社28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37个,增加1个,其中5A级2个,4A级11个。

会展:全年举办展会100个,展出面积100.5万平方米,展会平均规模保持在1万平方米以上。参展企业21175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1418家;参展商94177人,其中境外参展商5378人;参观人数632万人次,其中境外参观人数3.2万人次。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业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38家,其中银行机构61家、保险机构41家、证券机构58家、期货机构78家。金融资产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市共有金融法人机构19家,金融营业网点3000余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

银行:全市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年末余额9395.1亿元,比年初增加513.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092.7亿元,比年初增加598.8亿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3738.8亿元,比年初增加315.5亿元。银行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918.9亿元,比年初增加1110.9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65.8亿元,比年初增加1010.8亿元。不良贷款率0.94%,比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全市银行间外汇市场开放244场,办理外汇交易726笔,成交金额折合20.1亿美元。大连首家财务公司——大连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业。新设2家村镇银行。

保险:保险业保费收入【6】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财产险52.2亿元,增长19.8%;人身险96.7亿元,增长17.6%。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44.6亿元,增长32.4%。其中,财产险21.7亿元,增长15.5%;人身险23亿元,增长53.7%。全市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重)2.42%,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2225元。英大泰和财险大连分公司成立。总部设在大连的百年人寿开设山东、江苏、四川、福建和陕西5家省级分公司,中荷人寿设立天津分公司。

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全年期货成交量【7】2.9亿手,成交额16.9万亿元,分别占全国期货市场的27.4%和12.3%。拥有会员单位187家,其中经纪公司会员172家,自营会员15家;投资者开户数139万户,比上年增长15.8%。新品种焦炭期货上市。

证券:全年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7526亿元。新设股权投资机构20家,总规模161.2亿元,首期出资61.3亿元。大连电瓷、大连三垒2家企业首发上市;1家企业重组整体上市;1家企业与境外交易所达成上市协议。全年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融资额187亿元。上市企业总数增至45家,其中境内27家,境外18家;股票47只。境内有A股公司23家,B股公司2家;发行A股、H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发行A股、B股两种股票公司1家。

十、科技和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产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520亿元,增长2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170亿元,增长28.6%。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1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2家,总数分别达到337家和94家。全年技术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5.8亿元,其中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本市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自主创新:全市152个自主创新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风电传动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控制物联网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光洋科技牵头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三维传热研制的大功率LED灯具、皿能光电研制的中空幕墙电池组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裕祥科技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生态科技创新城启城,国家金融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科技园等项目入驻。大连科技创新园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项目30多个,已入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全市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达到12家。启动国际虚拟孵化器建设,虚拟孵化理论与实践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知识产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7418件,发明专利授权111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48%。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4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41项,其中7项同时获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甲醇或/和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成功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第五届专利周和科技成果推介洽谈会,中国(大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辽宁(大连)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