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会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06 怀化市会同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新形势,认真落实“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培育新型工业集群,建设生态旅游名县”战略,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

全县经济总量又上新台阶,经济综合实力提升。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224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647万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7442万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206135万元,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为20.8:25.4:53.8,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5个百分点。

全面落实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全县28项考核指标全部落实完成。具体完成情况见表: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县、乡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圆满完成,行政效能、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做好职工安置补偿;积极开展县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企业一套表”统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改革,均取得较好成效。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以县一中整体搬迁等城建项目,推进县城“北扩东进”,扩张城市承载力。启动西区农贸市场等地段的旧城改造;建设西区桥头市民休闲文化广场等公益性项目;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契机,对城区水、电、路和果皮箱、垃圾收容器等市政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顺利完成了一期城区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沿河风光带进行绿化和亮化;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交通建设深入推进,交通格局不断优化。怀通高速会同段累计完成投资14.7亿元,桥涵、隧道、路基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会王公路、木太公路、洪鲁线槐枧至翁江段公路即将完工;粟裕故居公路完成路基改造;团河至河口公路改造、若水望东渡改桥及青石桥危桥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库区公路建设全面开工;农村公路建设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交通路网建设成效显着,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二、农业

农业保持稳定,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2011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737万元,比上年增长3.6%。实现增加值79647万元,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61695万元,增长4.7%,实现增加值36711万元,增长4.7%;林业产值25574万元,增长7.1%,实现增加值24038万元,增长7.1%;畜牧业产值35232万元,下降1.3%,实现增加值16620万元,下降1.3%;渔业产值3231万元,下降7.5%,实现增加值2274万元,下降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万元,增长3.0%,实现增加值4万元,增长3.0%。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63千公顷,增长1.42%;在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7.05千公顷,增长0.43%;蔬菜和果用瓜面积分别为5.69千公顷、0.56千公顷,增长0.35%和下降6.67%。全县粮食总产量117604吨,比上年增长1.46%,油料10048吨,增长4.17%;蔬菜51765吨,增长3.36%。出栏生猪13.68万头,下降2.36%;出售和自宰牛0.69万头,下降1.43%,羊出栏8.80万只,下降4.24%;家禽出笼268万羽,增长2.12%;全年肉类总产量17291吨,比上年增长1.14%。水产品产量3601吨,增长1.09%。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资金395万元,新修渠道25公里、田间机耕道29.7公里,改造耕地2500亩;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9个,新增耕地3233亩,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等水利建设工程顺利完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深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清洁示范村、沼气亮点村等建设有序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公路、农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改造农村危房796户,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60个,发放财政奖补资金973万元。农村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7家,新发展“农信通”用户1.5万余户。积极开展农村扶贫,投入920万元,完成开发项目4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89211万元,增长19.3%。其中2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569万元,增长21.5%。

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打造新的经济引擎和构筑新的产业高地。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园区主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主要企业正式投产。石煤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黄金开发项目完成勘探工作,矿权整合面积将达到23.6平方公里。

建筑业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8231万元,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交通运输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124万元,比上年增长39.8%。投资规模5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68287万元,同比增长38.4%,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10021万元,同比增长33.0%,纯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7548万元,同比增长27.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837万元,比上年下降23.0%,施工面积26.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商品房销售面积16.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

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9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完成货运周转量1342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6%;完成客运周转量18124万人公里,增长14.4%(客运量、货运量均不含铁路运输)。

五、贸易和旅游

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046万元,比上年增长18.1%。按地域统计,城镇66825万元,增长19.2%;乡村25221万元,增长15.3%。分行业看,批发业8736万元,增长11.6%;零售业75427万元,增长18.9%;住宿业1596万元,增长17.7%;餐饮业6287万元,增长17.4%。“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取得显着成效,销售家电16950台,摩托车3251台,销售金额5500万元,共计补贴1118.9万元。

2011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5个,比上年增加2个;合同引进资金90301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70970万元,比上年增长2.5%。

旅游开发扎实推进。粟裕纪念馆改扩建项目按期开工,连山炎帝故里和高椅古村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2011年,累计接待游客8.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