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4-06 哈尔滨市呼兰区统计局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围绕“建设繁荣、富庶、和谐的新呼兰”的目标努力奋斗,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一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提升。全年实现呼兰区生产总值129629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增幅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263353万元,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565113万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467824万元,增长13.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6%、40.1.3%、40.3%。其中工业贡献率为31.9%。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1:44.4:34.5调整为20.3:43.6:36.1。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51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2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财政支出977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3%。

(一)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90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1436万元,增长74.4%;房地产开发投资126416万元,增长13%。从三次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3294万元,所占比重为1.4%;第二产业投资59086万元,所占比重为16.5%;第三产业投资296682万元,所占比重为71.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96372万元,所占比重为54.6%;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62690万元,所占比重为45.4%。全年施工项目108个,比上年同期7个。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0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其中农业总产值199459万元,增长5.3%;林业总产值4731万元,增长5.2%;牧业总产值293533万元,增长5.2%;渔业总产值12071万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217万元,增长6.8%。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57.0%,畜牧业在一产中占主导地位。

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3.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95.4%,所占比重与上年持平。在粮食作物中,玉米133.5万亩,比上年增加6.6万亩,增长5.2%;大豆35.5万亩,比上年减少9.1万亩,下降20.4%;水稻21.0万亩,比上年增加2.1万亩,增长11.1%。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85.1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玉米64.9万吨,增长1.9%;大豆3.9万吨,下降44.3%;水稻10.5万吨,增长11.0%。

畜产品产量有升有下降。全区生猪饲养量813289头,比上年同期下降12.2%;黄牛及肉牛饲养量86125头,下降19.3%;奶牛存栏27295头,增长30.9%;家禽饲养量达3307万只,下降41.0%。全年肉类总产量96904吨;牛肉产量4198吨;禽肉产量50410吨;奶类产量52134吨;禽蛋产量19252吨。

至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4.3万千瓦,比上年同期持平;化肥(折纯)投入29804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农村用电量9490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38.8%。

劳务经济发展较快。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0.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3%和25.0%。

(三)工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全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722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59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763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到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2%。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利税4.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其中地方规模工业实现利税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一倍。

(四)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072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34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消费结构趋势合理。在全部消费品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26411万元,增长16.0%,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41.4%;穿的商品零售额73282万元,增长14.7%,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24.0%;用的商品零售额为96793万元,增长15.8%,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1.7%。

(五)通信业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769万元,比上年下降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9143户,比上年下降2.0%。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1206户,比上年下降3.1%;农村电话用户87937户,比上年下降0.8%。

(六)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服务功能继续加强。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390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9%。金融业运行稳健,存贷款稳步增加。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2002万元,比年初增加5.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7826万元,比年初增加12.5亿元。

(七)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7770万元,同比增长4.7%。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6416万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5.2%。

(八)市场价格

物价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4.9%。在八大类商品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5.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0.3%。

(九)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5780.68万美元,增长2.26%,其中:出口中5703.06万美元,增长5.81%。

招商引资

全区实际到位的招商引资项目数64个,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实际利用域外资金2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实际直接利用境外资金344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7%。

二社会事业

(一)教育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拥有高等学校18所(其中坐落在利民开发区的学校17所);普通中学36所,在校生22614人;小学114所,在校生26098人;幼儿园90所,在园8205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控制学生辍学率0.005%,初中控制学生辍学率0.7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9.0%,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区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一个,文化馆一个,公共图书馆一个;全年文艺演出50余场次,观众达2万人次;放映电影130场,观众达2.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