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吴忠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吴忠调查队 2012年3月26日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吴忠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调整经济结构,正确处理加快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0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44.77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0.52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比例为16.03:53.96:30.0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6.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7%,居住类价格上涨5.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4.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2%。 2011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8.16万人,比上年增长8.3%,其中,国有经济从业人员5.77万人,增长9.1%;集体经济从业人员0.22万人,增长19.9%;其他经济从业人员2.17万人,增长11.9%。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858元,比上年增长12.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5%。 二、农林牧渔业 201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42.6亿元,增长0.9%;林业产值2.9亿元,增长11.5%;牧业产值34.14亿元,增长12.9%;渔业产值0.8亿元,增长1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6亿元,增长10%。 全年粮食总产量94万吨,比上年增长2.2%。蔬菜产量52.3万吨,比上年增长1.8%;水果产量22.17万吨,比上年增长9%。 全市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6万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09.5万株,比上年增长67.6%;育苗面积1268公顷,比上年增长9.4%。 年末大牲畜存栏25.3万头,比上年增长5.9%;生猪年末存栏14.43万头,比上年下降15.8%;羊只年末存栏216.57万只,比上年增 长2.4%。肉类总产量6.17万吨,比上年下降4.9%。奶类产量48.75万吨,比上年增长17.9%。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1348吨,比上年增长42.5%。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88.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18万台,比上年下降24.4%;农用运输车3.88万辆,比上年增长1%。农村用电量3.4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9%;农用化肥施用量24.44万吨,比上年增长0.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8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2.7亿元,增长23.5%。全部工业增加值1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167家。全年实现增加值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7.9%;重工业增加值79.7亿元,增长15.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15.7%;集体企业0.1亿元,增长10.2%;股份制企业68.1亿元,增长1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9亿元,增长36.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2.1亿元,增长8.7%。全市非公有工业实现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1.9%;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55.2亿元,增长8.4%。 主要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增长。发电量完成234.8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9.2%;卷烟完成62.5亿支,比上年增长25%;乳制品完成22.56万吨,比上年增长1.4倍;水泥完成439.47万吨,比上年增长8.6%;电石完成57.34万吨,比上年增长21.8%;铁合金完成13.93万吨,比上年增长23.3%;羊绒产量完成3096吨,与上年持平;电解铝完成50.48万吨,比上年下降6%。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工业产品产销率93.5%;实现利润、利税分别为6.4亿元、15.2亿元。 2011年,全市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7.2%;竣工产值35.5亿元,比上年增长8.9%。房屋施工面积4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4.8%;房屋竣工面积18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1.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17.4亿元,增长54.9%;更新改造投资6.5亿元,下降2.9%;房地产开发投资37.2亿元,增长34.1%。 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11亿元,比上年增长7.8%;第二产业投资169.7亿元,增长54.3%,其中工业投资167.3亿元,增长56.8%;第三产业投资80.4亿元,增长27.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2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住宅开发投资28.4亿元,增长19.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1.1万平方米,下降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6.3万平方米,下降18.9%;商品房空置面积113.7万平方米,增长1.15倍。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7.9亿元,比上年下降7%,其中住宅销售额25.5亿元,下降7.9%。 五、贸易和旅游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9亿元,增长17.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8亿元,增长13.3%。分行业看,批发业额14.9亿元,增长26.8%;零售业额30.9亿元,增长13.8%;住宿业额0.4亿元,增长1.5%;餐饮业额13.5亿元,增长16.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2亿元,增长28.2%;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9亿元,增长10.1%;股份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1.5亿元,增长36.6%;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增长13.2%;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32.6亿元,增长13.2%。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4%;金银珠宝类增长51.6%;食品、饮料及烟酒类增长35.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9.8%;通讯器材类增长65.3%。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64.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接待海外旅游者783人次,比上年增长60.8%;海外旅游外汇收入27.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