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5-13 黔东南州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0.48亿元,比上年增长36%,零售行业零售额10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0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倍。其中:出口4030万美元,进口11万美元。全年全州共签约项目887个,比上年增加646个;实施项目合同592个,比上年增加397个。协议签约资金4081.5亿元,实施项目到位资金412.81亿元。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全州接待入境旅游者1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国人10.45万人次,港、澳、台同胞3.44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2360.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3%。实现旅游总收入187.29亿元,比上年增长76.9%。

八、金融

2011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2.64亿元,比年初增长19.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52.77亿元,比年初增长28%。全部贷款余额353.43亿元,比年初增长21.5%。

全年全州各类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年全州各类赔付支出2.71亿元,比上年增长32.0%。

九、教育和科技

全州有高等教育学校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招生2264人,在校学生7422人,毕业生807人;高等专科学校2所,招生4912人,在校学生15508人,毕业生5092人。普通中学276所,招生99277人,在校学生273157人,毕业生8149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2所,招生14539人,在校学生40962人,毕业生8264人。普通小学1269所,招生57904人,在校学生378479人,毕业生7092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幼儿园311所(其中民办244所),幼儿园班数3789个,在园幼儿87643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年扫除文盲1.39万人。全州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学生人数为11281人,录取专科学生人数为9503人,中职单报高职录取专科学生人数为678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覆盖率已达100%,免除教科书覆盖率达到95%,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已全部享受免费教科书。

全年获得国家、省科技项目66项。其中:省星火项目9项,农业攻关项目3项,社会发展项目2项,省知识产权项目2项。现有专利688项。全年共安排州级科技项目资金105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共有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18个(其中陈列馆4个),纪念馆4个,表演团体16个。中国·凯里甘囊香国际芦笙节、中国·贵州黔东南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原生态侗族大歌节等节日获得圆满成功。全年出版杂志4.9万册,出版报纸971.44万份。年末全州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7个,全州馆藏全宗2313个,馆藏档案卷数816555卷。其中,开放档案全宗1232个,开放馆藏档案卷数307130卷,开放档案件数32314件。

年末全州电视转播发射台17个,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269609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16%,广播综合覆盖率81.87%。全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9.87万户。

全州拥有卫生机构3658个。其中,医院56个,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卫生监督所17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38个,村卫生室2983个,采供血机构2个,其他卫生机构8个。全州实有医院病床11804张,卫生技术人员11278人。其中,执业医师3351人,执业助理医师1330人,注册护士3776人,药师(士)396人,检验师442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州三级以上运动员增至21人,在省级以上年度冠军赛、锦标赛上获得金牌19枚、银牌21枚、铜牌9枚,全年新增电脑体育彩票网点34个,销售额0.73亿元。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州年末常住人口346万人,比上年下降0.72%。全年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1.25%。,死亡率为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5%。。

据对凯里市城市居民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5%;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23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3%,比上年上升2.9个百分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394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9.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94元,比上年增长47.0%。城乡居民居住面积增加,居住设施改善,拥有的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加。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3.82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9.66平方米。

十二、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185.81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90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75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95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6%。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37万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3.51万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5.26亿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1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7.6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0.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57万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31751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金855.85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州参合人数达到346.5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全年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7.9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27亿元,地方财政2.64亿元,个人缴纳1.04亿元。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6.54亿元。全年政府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02万人,发放金额1.24亿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8.92万人,发放金额9.06亿元。

全州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8个,社区服务中心9个;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04所,有床位2140张,收养人数1017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6580人,金额1.04亿元。接受社会捐赠金额239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3亿元。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州县以上环境保护系统机构53个,实有人数281人。其中,环境监测站16个,环境监测人员67人;监察机构17个,监察人员93人。全州自然保护区(点)29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省级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53882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8.3%。有风景名胜区8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

全年COD排放量为3.05万吨,较上年削减2.8%;氨氮排放量为0.37万吨,较上年削减2.2%;氮氧化物排放量1.94万吨,较上年削减1.3%。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率,加强对城市噪声的管控和水环境治理,强化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对218家(次)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下达州级限期治理项目8家,全年淘汰落后水泥、小砖厂等落后产能共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