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龙井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龙井市统计局 二○一二年三月 2011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为“十二五”规划做了良好的开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亿元,增长3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0亿元,增长8.7%。人均生产总值为17478元,增长35.0%。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5.0:39.0:46.0调整为12.9:44.5:42.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第二产业贡献率为71.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4.3%。 二、农业 2011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8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2.64万公顷,增长6.1%;粮食总产量达到11.99万吨,增长7.7%;玉米增产19.1%,水稻增产3.1%,大豆减少55.2%。 全年造林面积为193公顷,增长16.3%;迹地更新面积为193公顷,增长16.3%;成林抚育作业面积为172公顷,减少52.6%。 年末大牲畜总头数达2.19万头,增长11%;猪、牛、羊肉产量为4809吨,增长7.9%。其中,猪肉产量为2007吨,增长10.8%;牛肉产量为2579吨,增长5.0%;羊肉产量为223吨,增长18.6%。奶类产量为337吨,增长5.3%;禽蛋产量为1540吨,增长18.1%;全年水产品产量为268吨,增长10.3%。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2.32万千瓦,增长21.9%;农用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为1890台,增长59.7%;农用柴油使用量为1674吨,增长4.1%;化肥施用量为1.72万吨,增长1%。 三、工业 全市3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3.57亿元(预计,下同),按现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8%;实现利税2.93亿元,增长30.8%;实现营业收入31.21亿元,增长51.4%。总资产贡献率为16.3%,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1.6%,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98.8%,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全年亏损企业有3家,亏损总额达269.6万元,比上年增亏131.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25.37亿元,增长33.2%;农村投资完成1.31亿元,增长37.7%。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56亿元,增长1.7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65亿元,增长80.1%,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1.11亿元,增长52.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47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4.3:54.1:41.6调整为2.1:51.2:46.7。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为9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为76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有34个,完成投资额17.97亿元。全市计划总投资在亿元以上的22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4.96亿元。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全市公路运输营运汽车拥有量为1201辆,比上年增长14.8%。全年各种运输工具完成的货运量为112万吨,增长6.7%;货物周转量为10597万吨公里,增长5.0%;客运量达756万人,增长0.9%;旅客周转量达22369万人公里,增长1.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为9547万元,年末无线市话用户达1.11万户,手机用户达10.64万户。 六、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7.19亿元,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1.59亿元,增长18.1%。 2011年龙井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45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1.8%。其中,出口总额为3768万美元,下降57.0%,进口总额为682万美元,增长76.4%。实现贸易顺差3086万美元,下降47.0%。 2011年新批办三资企业2户,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户,合同利用外资209.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5万美元。 2011年末实有三资企业40户,其中:合资企业9户、中外合作企业一户、独资企业30户,投资总额为1513.03万元,中方投资额为137.40万元,外方投资额为209.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5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2011年,龙井市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为3.20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市级收入为2.23亿元,增长37.5%。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3.79亿元,增长21.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4.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3.3%;各项贷款余额21.22亿元,增长59.9%。 八、科学、文教、卫生 全年共组织申报12个科研项目。向州里申报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通过州科技局审批立项;向省里申报5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已通过省科技局审批立项;向国家申报1个项目并且已经在国家科技局审批立项。 全市高中招生数为473人,比上年减少13人,在校学生数为1594人,减少270人,毕业生数为770人,减少129人。全市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招生数44人,减少365人,在校学生数为185人,减少441人,毕(结)业生数为485人,增加366人。 全市普通中学初中招生数为772人,比上年增加27人,在校学生数为2275人,减少138人,初中毕业生数为888人,减少212人。全市小学招生数667人,减少83人,在校学生数4410人,减少459人,小学毕业生数790人,减少26人。全市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数为2436人,增加330人。其中,私立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数1059人,增加250人。 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1座;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7.8万册;文化事业机构4个,全部职工人数为78人,全年共组织文艺活动61次;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9%。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等)16个,拥有床位518张,卫生技术人员633人,执业医师245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190人,药剂人员73人。年末私营诊所41个,执业医师48人,注册护士26人,诊疗人达7.3万人次。年末全市有45个村级卫生室,乡村医生数48人,其中:大专以上的19人,中专学历及中专水平的29人。全年医疗门诊诊疗人338265人次,急诊诊疗人40209人次,住院人数为9085人,住院病人手术1290人次,治愈率为(住院人数的)51.0%。 九、人民生活 201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77257人,比上年减少30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590人,占总人口的61.8%;农业人口67667人,占38.2%。全年计划生育率为97.7%,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独生子女领证率为11.0%,提高0.7个百分点;一胎率为76.8%,下降2.2个百分点;晚婚率为76.4%,下降9.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