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赤峰市统计局 (2012年3月30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扩总量、调结构、惠民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在推进富民强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7.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74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722.53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413.92亿元,增长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1121元,增长16.1%,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4818美元。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3:51.3:32.4调整为15.7:53.6:30.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1.7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第二产业达到20.4%,居三次产业之首,分别高于一、三产业13.3和8.4个百分点;从贡献情况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67.5%和25.1%,第一产业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5.1个百分点;从拉动经济增长情况看,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10.5和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分别高于第一、三产业9.4和6.6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105.4%,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2%。在食品类价格指数中,粮食价格上涨9.2%;食用植物油上涨16.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5.6%,其中,猪肉上涨47.0%,牛肉和羊肉分别上涨11.7%和33.8%,鸡价格上涨73.6%;干鲜瓜果上涨43.9%。其它消费品价格指数多数比上年增长。[见附表1] 附表1: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类别 2011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5.4 食品类 117.2 粮食 109.2 #面粉 109.0 大米 113.1 粮食制品 107.4 干豆及豆制品 117.2 肉禽及其制品 135.6 #猪肉 147.0 牛肉 111.7 羊肉 133.8 鸡 173.6 油脂类 112.2 #食用植物油 116.2 蛋品 125.0 #鸡蛋 125.7 水产品 117.1 菜类 99.3 #鲜菜 98.4 干鲜瓜果 143.9 烟酒 100.2 衣着类 10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6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6 交通和通讯 100.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7.7 居住 101.9 服务项目 99.2 201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53.17万人,比上年增加11.94万人,增长4.9%。其中,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30.37万人、52.63万人和70.1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5.1%和10.9%,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1.5%、20.8%和27.7%。其中,城镇在岗职工30.81万人,增加0.48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劳动者33.11万人,增加9.76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89.25万人,增加1.89万人。全市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数2.63万人,新增就业人数2.36万人,登记失业率4.17%。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20.62亿元,比上年增加20.1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86亿元,增长9.8%;上划中央和自治区税收收入58.84亿元,增长33.2%。有8个旗县区的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红山区、元宝山区的财政收入超过20亿元,克什克腾旗超过15亿元,松山区超过10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72.2亿元,增加52.41亿元,增长23.8%。公共与民生领域仍然是支出的重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65亿元,增长20.2%;教育支出57.81亿元,增长2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88亿元,增长29.4%;医疗卫生支出20.56亿元,增长51.8%,住房保障支出8.78亿元,增长47.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比较繁重。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保持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压力较大;生态、环保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乡村道路、能源运输通道建设仍是薄弱环节,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和矿业秩序整顿任务艰巨;民生和社会保障能力薄弱。就业、扶贫和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仍需攻坚克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社会建设和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管理创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二、农业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672万亩,比上年增长3.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40万亩,增长2.1%。全市粮食总产量87.02亿斤,比上年增长22.5%。其中谷物77.65亿斤,增长22.1%;豆类2.69亿斤,增长50.3%;薯类(折粮)6.68亿斤,增长19.1%。松山区、敖汉旗均达到14.51亿斤。经济作物产量普遍提高,其中,油料产量2.6亿斤,增长11.1%;甜菜13.97亿斤,增长14.1%;烟叶0.26亿斤,增长3.3%;蔬菜87.64亿斤,增长10.4%;瓜类6.99亿斤,增长27.1%。[见附表2] 牧业年度(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栏1719.6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9.62万头(只),增长1.2%。牲畜良种及改良种率95.4%;牲畜出栏率54.5%,下降1.3个百分点;能繁殖基础母畜存栏914.49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0.07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43.64万吨,下降0.4%。其中,猪出栏257.41万口,肉产量12.69万吨,与上年持平;牛出栏89.72万头,肉产量9.49万吨,与上年持平;羊出栏551.97万只,肉产量7.91万吨,下降3.9%;禽肉产量11.47万吨,增长0.8%。牛奶39.51万吨,增长0.6%;禽蛋31.53万吨,增长5%;绵羊毛1.59万吨,增长0.9%;山羊绒0.12万吨,下降4.2%。[见附表2] 附表2: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11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435.10 22.5 其中:小麦 万吨 9.21 67.4 玉米 万吨 297.05 20.3 水稻 万吨 21.39 27.6 豆类 万吨 13.45 50.3 其中:大豆 万吨 6.95 16.7 薯类 万吨 33.39 19.1 油料 万吨 12.98 11.1 甜菜 万吨 69.85 14.1 蔬菜 万吨 438.19 10.4 瓜类 万吨 34.97 27.1 药材 万吨 2.10 275.2 烟叶 万吨 1.30 3.3 水果 万吨 8.87 41.2 肉类总产量 万吨 43.64 -0.4 猪牛羊肉产量 万吨 30.0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