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新兴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2719万元,比上年下降33.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557万元,增长16.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1531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22823万元,增长16.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589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4252万元,增长9.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389万元,增长61.9%。 从商品主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中零售额较大行业: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827.8万元,增长36.9%;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8904.8万元,增长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506万元,增长25.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4709万元,增长9.9%;日用品类零售额1973万元,增长32.4%。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55911万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47.3%。其中出口额41175万美元,增长42.1%;进口额14736万美元,增长63.9%。外贸出口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总额13267万美元,增长19.4%;进料加工贸易出口额27908万美元,增长56.3%。大宗出口商品中,日用不锈钢制品为主导,出口额达33447万美元,占全县出口额的81.2%,增长51.4%;次之是食品出口,出口额6111万美元,占全县出口额的14.8%。 全年合同外资金额813.4万美元,下降49.6%;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59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0%。 2010年,接待中外旅游总人数323.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6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19.56万人次,增长24.8%。旅游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21.04万人次,增长20.3%。组团国内游0.78万人次,增长8.6%;出境游2558人次,增长6.4%。全年全社会旅游总收入2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旅游部门旅游营业收入3.45亿元,增长26.8%;实现利税1615万元,增长29.1%。 七、交通和邮电业 2010年全县完成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4.3%。 全年全县完成公路和水路货物周转量42517.5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37762.5万吨公里。全县公路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38030万人公里。 2010年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8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244万元,增长17.5%;电信业务总量25118万元,增长19.4%。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1.08万户,下降0.7%。其中:县城镇电话5.07万户,增长1.7%;农村电话6.01万户,下降2.6%。年末流动市话“小灵通”用户0.1万户。全县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4.8万户,全县国际互联网用户达6.33万户。 八、金融、保险业 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8.8亿元,比上年增加12.67亿元,增长14.7%;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72.45亿元,比上年增加9.67亿元,增长15.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36亿元,比上年增加11.27亿元,增长31.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61亿元,增长48.0%;中长期贷款余额31.66亿元,比上年增加6.13亿元,增长24.0%。 全县全年各类保险个业实现保费收入16113.9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9992.3万元,增长11.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128万元,增长21.6%;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993.6万元,增长29.5%。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3457.2万元,增长5.4%。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292.5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350.9万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813.8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小学实际招生4578人,在校学生33328人,实际毕业生852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9%。初中招生8428人,在校学生25821人,毕业生8101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77%。普通高中招生3754人,在校学生10312人,毕业生2987人。职业高中招生2323人,在校学生5162人,毕业生89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57人,其中:初中1525人,高中632人。小学专任教师1975人。全县登记在册幼儿园36所,全县在园幼儿数(含学前班)1295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420人。 拥有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个,省级专业镇7个,农科创新中心3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2010年实施的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市级星火计划项目4项。全获省科技进步奖项目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项目4项,获县科技进步奖项目6项。全县共申请专利78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授权专利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现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中心文化广场各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广播电台和电视转播台各1座,有线电视台1个,广播电视站12个;全县共有文化服务中心1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8%和98.8%,有线电视用户达7.48万户。城乡文化活跃丰富,全年送戏下乡45场,送电影下乡630场,送图书下乡1.8万册。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未含个体诊所、医务室、卫生站)60个;其中:医院2间,妇幼保健院1间,专科疾病防治站1间,卫生院12间。医院、卫生院病床床位110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14人,全县执业医师466人,执业助理医师235人,注册护士702人。全县共有村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6个,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不断加强和改善,卫生保健进一步完善。自来水普及率达92.3%,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13%,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76.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深入推广发展,2010年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37.9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99.97%;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4917万元,累积受益12.16万人次。 2010年新兴籍运动员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全国比赛冠军2个、季军3个;省级比赛冠军5个、亚军5个;市级比赛冠军10个、亚军8个。体育“一法二纲”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全年共举办镇及镇以上运动会8次,参赛运动员达1.2万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 全县建设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音达标区5个,面积7.5平方公里。建立环境保护监测站1个。县城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Ⅰ类水质标准。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396.48万吨,比上年下降6.4%,排放达标量为365.04万吨,比上年下降4.9%,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200吨,比上年下降11%,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50吨,比上年增长1.7%。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2.0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率99.22%。建成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7030公顷。年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