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府谷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府谷县统计局 2012年3月20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通胀压力增大等严峻挑战,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建设幸福府谷为核心,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推进“四化战略”,加快民生建设和产业调整步伐,加大经济运行调控和引导力度,全县经济呈现出高点起步、运行稳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95亿元,增长2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60.25亿元,增长26.0%;第三产业增加值43.16亿元,增长15.2%。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11:88.31:10.5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6393元(折合24213美元)。在经济总量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66.51%。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取得新进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7.55亿元,增长22.17%,其中:种植业4.15亿元,增长2.64%;林业0.49亿元,增长100.98%;畜牧业2.69亿元,增长56.38%。实现农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5.8%。 全年粮播面积45.42万亩,较上年减少3.17万亩;粮食总产量63181吨,下降13.99%。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完成人工种草18万亩,增长80%。生猪饲养量7.76万头,增长3.47%。羊子饲养量29万只,增长9.43%。肉类总产量5643吨,增长4.62%。禽蛋产量2799吨,增长10.41%。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造林绿化成效明显。绿色通道建设和生态绿化进度加快,全年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9%,林草覆盖率达到53%,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88处,解决了180个自然村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修基本农田8500亩,其中:水地2000亩,坝地1500亩,梯田5000亩。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8万千瓦,增长6.8%。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89.85亿元,增长58.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80.31亿元,增长60.3%,占工业总产值的98.38%;规模以下工业产值9.54亿元,增长38.46%,占工业总产值的1.62%。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6.84亿元,增长2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04亿元,增长26.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12.4%。 全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8.29亿元,增长68.22%。实现利税197.26亿元,增长74.94%(利润145.87亿元,增长108.39%,税金51.39亿元,增长20.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94.86亿元,增长74.84%(利润144.67亿元,增长108.85%,税金50.19亿元,增长18.99%)。 主要产品产量完成:原煤7204万吨,增长19.91%;兰炭576万吨,增长41.87%;水泥106.16万吨,增长13.42%;电石42.97万吨,增长77.64%;硅铁21.43万吨,增长110.1%;金属镁19.49万吨,增长31.33%;发电量153.7亿度,增长23.86%。 2011年底,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14户,比上年增加1户。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4.04亿元,增长18.98%。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1亿元,增长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年内施工项目30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7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94亿元,增长26.57%。按城镇农村划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7.96亿元,增长43.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增长14.6%。按隶属关系划分:中省市完成投资99.86亿元,增长21.8%,县本级完成投资171.08亿元,增长29.53%。按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83亿元,增长3.9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1.98亿元,增长24.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3.13亿元,增长34.56%。 民生工程投资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投资11.89亿元,新开工3843套,竣工5672套;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830万元,增长20.1%。 五、交通、邮电 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运输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80公里,较上年增加了4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通乡油路覆盖率100%,行政村公路通车率达到100%。全年完成货运量8269万吨,货运周转量124亿吨公里;完成客运量75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239万人公里。 邮政通信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实现邮政通信业务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8.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6307户,较上年增长7085户,移动电话用户385841户(中国移动245761户,中国联通100580户,中国电信39500户),较上年增长49202户。 六、商业贸易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1亿元,增长23.1%。按城乡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5.37亿元,增长26.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24亿元,增长3.2%。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54亿元,增长33.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1.59亿元,增长23.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48亿元,增长22.9%,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亿元,增长15.9%。 七、财政 财政实力大幅提升。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5.22亿元,增长34.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64亿元,增长34.31%。财政支出29.71亿元,增长16.61%,其中:农业支出4.1亿元,增长23.73%;科技支出0.46亿元,增长1.64%;教育支出9.91亿元,增长29.2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86亿元,增长40.37%;医疗卫生支出3.97亿元,增长27.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6亿元,同比下降11.48%。财政支出中农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达70.9%。 八、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2.6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1.01亿元,增长17.7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11.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21亿元,增长22.1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7.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76亿元,增长14.37%。金融机构发放各项贷款余额197.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6.25亿元,增长30.5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4.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84亿元,增长26.27%;中长期贷款85.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04亿元,增长34.6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末,全县有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2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39所(含教学点)、幼儿园38所。全县在校学生45316人,在园幼儿(包括民办幼儿园)9362人,教职工3548人(不含民办幼儿园教职工)。2011年参加高考考生2985人,二本以上上线考生达94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