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开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31 江门市开平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开平”核心,认真落实“力争上游,争当标兵”的工作主线,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较快发展。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经济增长均速运行。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0.22亿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32.34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82.53亿元,增长7.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55:55.09:34.36。人均生产总值34381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11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64亿元,发展速度103.5%。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19万亩,比上年增长0.51%。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0.53万亩,比上年增长0.61%;园林水果面积6.08万亩,比上年减少8.19%;甘蔗(含果蔗)种植面积0.67万亩,比上年减少12.45%;花生播种面积4.13万亩,比上年增长2.28%;蔬菜播种面积21.14万亩,比上年增长0.42%;花卉种植面积1.93万亩,比上年增长34.11%。

全年粮食总产量22.20万吨,比上年增长7.86%。其中稻谷20.60万吨,增长9.11%;园林水果3.36万吨,比上年增长20.04%;甘蔗(含果蔗)总产量2.51万吨,比上年减少9.58%;花生总产量0.62万吨,比上年增长4.37%;蔬菜总产量27.70万吨,增长1.82%。

全市迹地更新造林面积6.93万亩,比上年增长83.00%;木材砍伐14.94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7.62%。

畜牧业肉类总产量6.87万吨,比上年增长1.35%;全年生猪出栏量43.13万头,比上年增长0.04%;家禽出栏量2674.94万只,比上年减少0.60%;禽蛋全年总产量1.88万吨,比上年增长3.16%;水产品产量4.03万吨,比上年增长9.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市工业发展较快。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8.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91.36亿元,比上年增28.86%。按企业经济类型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累计完成27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7.83%;国有企业累计完成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4%;集体企业累计完成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51%;股份制企业累计完成187.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0%;其他经济类型累计完成28.14亿元,比上年增长63.01%。

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下滑。2011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3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476.06亿元,产品销售率96.89%,主营业务收入476.69亿元,增长26.1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2.15%,实现利税总额19.96亿元,比上年下降2.35%,其中利润总额9.98亿元,比上年下降14.85%。

建筑业继续发展壮大。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5.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35%。工程结算收入8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71%。实现利润总额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全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总额9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0%。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15.79亿元,增长94.93%。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增长0.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04亿元,比上年增长52.57%。民资投资稳定增长,全年民资直接投资5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9%。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78.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65%;竣工面积21.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35%;商品房销售面积34.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03%;商品房销售额13.42亿元,比上年增长76.30%。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2011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2570万人,比上年下降7.06%;客运周转量86181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3.30%;港口货物吞吐量610.25万吨,比上年增长31.72%。

车辆保有量增长较快。2011年汽车保有量48449辆,比上年净增6096辆,增长14.39%。摩托车保有量195184辆,比上年净增18990辆,增长10.78%。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927万元,比上年下降32.07%,全市人均年函件用邮量10件/人,比上年下降3.38%。全市固定电话18.19万部,固定电话普及率26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73.49万部,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5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城市市场消费活跃。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82.57亿元,增长20.2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1.36亿元,增长13.84%。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5%。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28.16亿元,增长43.61%。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15.20亿元,增长13.30%。

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

进出口贸易保持增长势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值2047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4%。外贸出口总值1545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61%。其中国有企业出口产值954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11%;外资企业出口产值1079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96%,民营企业出口产值370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39%。进口总值501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44%。实现对外贸易顺差104399万美元。

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431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6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31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67%。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790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6.41%。新签利用外资合同91宗,比上年下降28.9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9宗,比上年增长5.56%。外向型企业563家,三资企业443家,来料加工企业120家。

开平碉楼与村落品牌效应扩大,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5.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40%,其中国内旅游者372.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1%,国际旅游者63.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31%;实现旅游总收入26.88亿元,增长31.96%。全市拥有星级酒店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2家,星级旅游饭店开房率84%。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9亿元,按省统一口径增长25.9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56亿元,比上年增长49.81%。

金融稳定。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1.21亿元,比年初增长11.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2.42亿元,比年初增长13.87%。各项贷款余额106.87亿元,比年初增长17.58%,其中短期贷款49.08亿元,比年初增长20.22%;中长期贷款53.99亿元,比年初增16.60。侨汇收入769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