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集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集安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综合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817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149万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348949万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355698万元,增长16.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107元,比上年增长14.9%。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2010年的10.9:45.6:43.4调整为9.9:44.6:45.5。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9.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8.4%。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78518万元,同比增长48.5%。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54023万元,增长53.7%。其中,增值税3473万元,增长8.1%;营业税10983万元,增长104.3%;企业所得税5098万元,增长168.5%;个人所得税3264万元,增长18%。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77540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林水支出23592万元,下降2.1%;教育支出21189万元,增长44.8%;科学技术支出2788万元,增长318%;文化体育传媒支出4162万元,增长34%;医疗卫生支出11024万元,增长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277万元,增长4.8%。 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1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318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玉米种植面积7253公顷,同比增长1.1%;水稻面积2576公顷,同比下降0.3%;大豆种植面积1735公顷,同比下降4.1%;薯类面积665公顷,同比持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1380公顷,比上年增加20公顷。粮食总产量57000吨,同比增长9.6%。 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3537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80971万元,增长33.8%;林业产值20286万元,增长155.1%;牧业产值18540万元,下降35.7%、渔业产值12286万元,增长19.2%。肉类总产量达到5968吨;禽蛋产量2064吨;水产品产量6023吨。 新农村建设得到整体提升。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工程,全市投入7.94亿元新农村建设资金,建设项目321个。重点打造了清河镇文字村、台上镇东升村、太王镇高台子村、榆林镇复兴村四个市级样板村。 农特产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培育人参、山葡萄、五味子等资源转化型企业。全市新培育乡镇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9户,总数达到140多户;农特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5亿元。 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融资、技术改造等有效措施,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快速壮大,益盛药业成功上市。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3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61600万元,其中,以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药业、博祥药业为龙头的参药业实现产值157050万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3.4%。完成工业增加值119745万元,占全市地区生产值的15.3%;实现销售收入355653万元,同比增长39.6%;实现税金16873万元,增长27.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4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7.1%。 建筑业生产放缓。2011年,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42669万元,比上年下降30.2%。建筑施工面积76.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7.2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76.8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100%;竣工面积72.6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5.8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重点实施了康美药业吉林人参产业园、利源黄金5万吨金精矿粉、通天葡萄酒庄园、市医院异地新建、“暖房子”改造、高句丽王家园林等项目建设。2011年,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20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5个。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5137万元,按可比价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4.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4444万元,同比增长35.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8970万元,同比增长34.1%;房地产开发投资21723万元,同比增长21.8%。 商品房销售面积11.96万平方米,增长14.1%,其中销售住宅9.27万平方米,增长12.2%。商品房空置面积16万平方米,下降30%。商品房销售额2.7亿元,增长22.7%。 旅游、贸易 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2011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截止到2011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9家;星级以上宾馆7家,其中,二星级4家,三星级2家,四星级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2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家。 城乡消费品市场日趋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73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城镇零售额181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4%;乡村零售额10657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35037万元,同比增长22.7%;零售业完成197863万元,同比增长17.8%;住宿业完成8808万元,同比增长24.8%;餐饮业完成46027万元,同比增长17.9%。 对外贸易稳中有升。全年招商引资完成6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0.3%。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3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9%。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 公路建设取得新突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下临边防公路全线贯通,中朝集安—满浦界河公路大桥主体工程由朝方投资并开工建设,集通高速公路已完成工程可行性报告和规划设计专家评审,建设农村水泥路27公里,全市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全市载客汽车899辆,其中,城市出租车800辆,公共汽车28辆;货运车辆1411辆。公路全年完成客运量1181万人,旅客周转量51416万人公里。货运量130万吨,货物周转量27654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39748门,比上年增加13500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9583户,比上年增加3225户。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4784户,比上年减少3297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0.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19031户,比上年增加3274户。 金融、证券、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9460万元,比上年增长7.0%。各项贷款余额256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短期贷款160770万元,增长19.2%;中长期贷款95171万元,增长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