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元坝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宜商宜居活力元坝总目标,突出“提速加快、又好又快”主基调,按照“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呈现出重建全面推进、经济提速加快、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837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1%,增长速度比上年增长9.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658万元,比上年增长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9%;第二产业增加值50202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4%;第三产业增加值588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7%。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7.8和4.6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4799万元,比上年增长19.3%,比上年同期上升7.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9.9%;第二产业增加值38691万元,比上年增长31.1%;第三产业增加值23533万元,比上年增长14.1%。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单一的矛盾仍然突出。三次产业结构由08年的43.8:24.3:31.9转变为09年的40.6:27.3:32.1。尽管一产业下降了3.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提高了3个和0.2个百分点,但与区五届八次全委会提出09年二产逼一产的目标相比尚差1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二、农业 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297公顷,比上年增加1076公顷,增长4.63%。其中,种植水稻面积8743公顷,比上年增加75公顷,增长0.87%。小麦播种面积6670公顷,比上年减少47公顷,下降0.7%。玉米播种面积4618公顷,比上年增加273公顷,增长6.28%。种植烤烟1372公顷,比上年增加275公顷,增长25.07%。油菜籽面积6123公顷,增加16公顷,增长0.26%。蔬菜、瓜果类5831公顷,比上年增长5.65%。药材414公顷,比上年增长1.97%。蚕桑、食用菌、核桃以及猕猴桃等农村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36465吨,同比增长2.1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38074吨,同比增长3.23%;大春粮食产量98391吨,同比增长1.68%。油料产量15711吨,同比增长4.27%。烟叶产量2501吨,同比增长23.51%。中药材产量5054吨,同比下降7.32%。糖类产量699吨,同比下降12.84%。 畜牧业实现稳定增长。2009年,全年累计出栏生猪47.2万头,同比增长14.3%。生猪存栏37.3万头,同比增长5.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73万头,同比增长8.1%。牛出栏8750头,同比增长10.6%。羊出栏2.1万只,同比增长0.7%。小家禽出栏140.9万只,同比增长3.8%。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1275万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57%。 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切实加强城周绿化,依法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严格加强林地资源管理,切实强化木材限额采伐运输管理。全年完成新增造林面积1.3万亩。新封山育林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9.55万亩,比上年增加3100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着力搭建工业发展集聚平台,整合财政资金1.22亿元,投入工业园区25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3.14公里防洪河堤、泉坝大桥全面竣工,园区回填平整及滨河路、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建设加快推进。升达林板一体化、强实隔震、佳普建材等企业建成投产。2009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到年末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累计达到19家。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增加值40532万元(含纳入我区核算范围的机制公司增加值,下同),比上年增长3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375万元,比上年增长38.5%,实现利润总额6303万元,比上年增长277.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4157万元,比上年增长4.4%。 建筑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7个,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722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实现增加值9670万元,比上年增长3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在三大园区建设、灾后重建、对口援建、乡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3983万元,比上年增长139.6%,投资额度超过近三年的总和。其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134755万元,同比增长139.4%;5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16018万元,同比增长53.0%;农户投资63210万元,同比增长386.8%。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投资111851万元,同比增长107.6%;更新改造投资34185万元,同比增长83.3%;其他投资4737万元同比增长25.0%。 五、贸易、旅游 城乡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01万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县的零售额实现19389万元,同比增长23.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实现46012万元,同比增长24.3%。 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坚持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主动融入“剑门关蜀道旅游年”活动,联手七曲大庙、剑门关成立川北旅游联盟,成功举办昭化古城三国文化旅游节和古驿道徒步走活动,昭化古城景区知名度幅度提升。汉寿客栈、乐楼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昭剑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大朝驿站风貌改造全面完成,景区业态不断丰富。平乐景区一期工程按期完工,太公红军山景区建设进展顺利,栖凤峡省级森林公园申报成功。全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200万元。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农村交通建设快速推进。2009年末,全区国、省、县、乡道公路通车里程达1835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69公里,其中:嘉陵江159公里,白龙江10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1010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8%;公路货运周转量593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6.6%。2009年全区新铺通乡油路65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155公里;新建、维修桥梁5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