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侯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一般预算支出执行85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9.0%,教育支出增长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1.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4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0.5%,公共安全支出增长8.3%。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44749万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单位存款274672万元,比上年增长4.6%;个人储蓄存款851975万元,增长9.0%。各项贷款余额356104万元,增长17.7%;其中个人消费贷款26870万元,增长74.9%;单位经营贷款165602万元,增长51.9%。 保险:全年全市保费收入24080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8600万元,增长1.6%;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480万元,增长12.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978万元,下降2.0%。其中,寿险业务给付423万元,下降19.7%;财产险业务赔款2555万元,增长1.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年末,全市有中等职业中专1所,普通中学14所,小学4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注册幼儿园31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保留率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免学费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6所学校竣工投用,共投入资金7382万元。 科学技术:全年我市共申报专利133件,比上年增4%;获得专利116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为上年的3.7倍。全年有10个项目列入各类科技计划。全年申报省级科技项目6项,临汾市级科技项目10项,组织实施我市科技研发资金项目33个。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家,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14家。年末,全市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1个,临汾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 全年产品质量检验51批(次),检定计量器具2957台(件),强制检定率达到98%。年末,全市共有3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3家食品企业取得“QS”准入标志。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体:年末我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场所及设施362处,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37.76万平方米。拥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节目1套,有线电视节目110套,有线电视用户60000户。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406万元。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22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469张,卫生技术人员1536人。全市共有农民106914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98.2%。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我市总人口为241566人,比上年末增加1561人。人口出生率9.83‰,死亡率4.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8‰。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58元,比上年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047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60元,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55元,增长27.7%。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3元,增长14.3%;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4202元,增长15.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2.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834元,增长17.1%。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561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800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61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4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87003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30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703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8926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0674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3500人。 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681人,比上年减少1302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412万元,比上年减少239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715人,比上年增加207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46万元,比上年增加203万元。 年末全市共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2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1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资源:年末,我市耕地保有量14.0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8.4万亩。全年总用水量3698.2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量497.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2467万立方米。 环境:市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11,比上年下降0.01。市区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64天,与上年持平,其中一级以上天数180天,比上年增加1天。 2011年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21.3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42%;年末我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4%。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事故35起,死亡13人,受伤11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12.9%,死亡人数下降23.5%,受伤人数上升10.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55人,下降40.5%。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由过去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6.2011年起,邮电业务总量(包括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由之前的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调整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 7.2011年起,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按行业新确认口径统计。 8.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