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孙吴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7151万元(现价,以下同),同比增长16%(可比价,以下同),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2721万元,同比增长28.5%,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2017万元,同比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2413万元,同比增长6.4%。三大产业结构为42.4:15.6:42,与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8个百分点、增长2.8个百分点、下降6.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496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49632万元,同比增长16.2%,牧业总产值实现8016万元,同比增长8.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20469万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农业增加值14517万元,同比增长17.3%,牧业增加值4300万元,同比增长8.1%。林业上年持平,渔业、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83.5%,因农机服务社开展的耕地代耕业务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幅较大。 今年全县总播种面积为117362公顷,春季遭遇了干旱、持续少雨的天气,对小麦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使我县的小麦产量在播种面积增长24.53%的情况下,总产量下降41.74%。入夏后气候转好,雨量适宜,积温较高有利于大豆的后期生长,大豆总产量达到了142663吨,同比增长69.5%。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94024吨,同比增长43.3%,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0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866公顷,同比增长3%。 畜牧业健康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步伐平稳。年末全县大中型拖拉机6935台,比上年增长7.5%;机动脱粒机3147台,与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纯)8503吨,比上年下降0.35%;农村用电量1016万千瓦时,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工业持续平稳增长,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实现产值42291万元,同比增长23.1%;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37354万元,同比增长10.8%;重工业完成产值4938万元,同比增长20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17万元,同比增长10.9%;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0776万元,同比增长20.9%。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7172万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7000万元,同比增长34.3%,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实现838万元,同比增长41.1%。今年新增的海峰热电和盛泰煤矿经济效益较好,管理规范,分别实现增加值1014万元和381万元,联凯大豆和三精制药分别实现增加值3641万元和951万元,带动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强劲。 建筑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39万元,同比增长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我县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突出民生工程建设,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显着提升。1-12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000万元,同比增长35.7%,通村公路完成2655万元,中小学消防工程已完成全部投资450万元。城镇供水水源输水工程已完成总投资3587万元。长乐山大果沙棘产品产业化升级工程完成投资6350万元。镇内绿化工程、镇内道路硬化工程、镇内排水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四个项目共完成投资1787万元。海峰热电二期工程完成供热面积55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滨水公园现已完成公园硬化、绿化等工程建设,1-12月完成投资1750万元。净水厂、水源地清理、饮水安全程共完成1761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1-12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20万元,同比增长16.2%。县级34650元,同比增长16.2%;县以下9870元,同比增长16.3%。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7770元,同比增长15.7%;住宿餐饮业6751元,同比增长19%。 物价涨幅偏高,居民生活压力加大。1-12月,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8%,同比上涨2.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4.1%,同比上涨4.1%。 六、交通和邮电 2010年,全年公路货运量219万吨,比上年增长28.1%;货物周转量1403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7%;旅客周转量444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6%。 邮电通信业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141万元,同比增长14.8%,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058万元,同比增长5.5%,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55.4%;移动电话用户69000户,同比增长29.7%。小灵通用户3000户,同比下降57%。 七、对外经济 2010年,全县签订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协议22项,协议总额13702万元。落实项目19项,引进到位资金29000万元,完成市下达指标,同比增长120%。出访团组15个,27人次;接待来访团组24个,75人次;引进技术2项;引进设备1台套;引进人才3人。全县进出口总额实现34614.93万美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出口总额33526.83万美元,进口总额1088.1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931万元,同比增长12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05元,同比增长174.6%。税收收入2812万元,同比增长79.1%,其中,国税局完成收入1913万元,同比增长34%;地税局完成收入2571万元,同比增长42%;财政部门收入完成2012万元,同比增长79%。 财政收入的稳步增加,有效地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支付能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1-12月,一般预算支出70317万元,同比增长5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16万元,同比增长18%。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林水事、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35%、80%、96%、112%和119%,为全面实现全县重点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72259万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城乡居民各项存款123935万元,同比增长14.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76226万元,同比增长17.5%。 2010年,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369万元,同比4.8%,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69万元,同比增长27.2%;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000万元,同比1.5%。财产保险赔款金额206万元,人寿保险赔款金额120万元。 九、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投入继续加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2127人,工人862人,管理人员417人;科技经费支出259万元,同比增长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