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桦甸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9776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3598万元,增长22.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2180万元,比上年增长31.4%。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9家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19412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04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15408万元。全年赔付额4529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额2856万元,人寿险赔付额167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到2008年,全市有普通中学24个,小学106个。全市专任教师3951人。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生数分别为2.70万和3.1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和高中升学率为80.5%和84.5%。中小学流失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毕业生巩固率连续保持在91.4%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中、高考成绩居地区之首。 科技事业把整合全市科技资源,打造科技平台,做为科技工作创新的突破口,以推动科技创新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创雨养条件下全国百亩连片最高产量记录。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8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乡镇(含街道)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成功举办建县100周年暨撤县设市20周年节庆活动.电视连续剧<静静的白桦林>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市歌舞团参加央视春节晚会并参加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大型演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总投资7000万元的苏密城城址保护项目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 广播事业加快发展。广播调频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0%。现有有线电视用户5万户以上,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基本完成,用户可以接收高清晰数字节目71套。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病床实有床位1387张;卫生技术人员152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45人,注册护士539人。公共卫生投入进一步加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段提高,风疹和手足口病防控成效显着,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检。 十、基础设施 桦甸大街东延、第三净水厂和体育场工程竣工,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开工建设市歌舞团剧场。新建棚改回迁安置楼15.2万平方米,开工房地产42万平方米。完成金城公园二期和清水绿堤四期征地拆迁工作。启动二次供水并改造试点工程。新铺设供热管线853延长米。完成辉发河大桥下部主体工程和部分梁面吊装,五桦线土路通车,桦辉线半幅通,长阿线完成40%路基桥涵工程。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45.64万人。年内出生人口4267人,出生率9.35‰;死亡人口1779人,死亡率3.90‰;全年自然增长率为5.45‰,减少0.75个千分点;政策生育率达9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0元,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82元,增长26.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01元,比上年增长19.1%;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324万立方米,自来水用水人口8.2万人。全市园林绿地面积640.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47.7公顷。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41万人(含退休人员)。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46万人。全面完成低保提标工作,为2.4万名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220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达930张。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45处。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市年末常用耕地80747公顷。 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阶段性遏止,污染减排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积极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年对各类污染源现场检查650次,立案调查违法排污案件25件;连续五年荣获吉林市政府下达环保目标责任制一等奖优秀成绩。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450吨/日;工业固定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3.89%。 说明;1、本公报发表的数据为年度快报统计数 2、本公报部门指标数据系有关部门提供 3、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及增长速度按当年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