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兴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2-07-22 葫芦岛市兴城市统计局

全年各项税收总额实现8.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国税实现2.3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地税实现6.3亿元,比上年增长55.8%。

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25亿元,比上年增加21.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1亿元,比上年增加15.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1亿元,比上年增加11.1亿元。

八、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积极开展城市“四化”竞赛活动,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完成兴城河防洪工程和道路路基工程。实施总投资3亿元的城区道路工程,完成龙兴路6.2公里路基改造。投入资金1658万元,铺设排水管线22公里。投入资金1350万元,铺设供水管线27公里,新增城区自来水用户5000户。完成高速公路出口改造、滨海公路城区段绿化等系列工程,新铺人行步道方砖6.9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9公顷,城市面貌明显改善。狠抓节能减排,化学需氧量削减629吨、二氧化硫削减280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年平均气温8.9℃,年降水量达到561mm。

安全生产方面。2011年,我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5起,死亡28人,直接经济损失444.1万元。其中: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8人(含“5.11”事故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413.6万元;交通事故23起,死亡20人,直接经济损失1.7万元;消防火灾事故18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28.8万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我市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有新突破,全年共申报国家、省、市三级项目11个,成功立项3项,共争取科技资金384万元,为历年来之最。截止目前我市已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8项,专利总量达到260项,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市)”称号。

2011年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本年内公开择优聘用大学毕业生169人,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1.26亿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成3.1万平方米二高中新校区建设,完成青少年宫建设,铺设4所学校塑胶操场,实施5所小学危房改造,高分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被评为葫芦岛市教育工作优秀单位。

2011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级中小学校170所。其中,新建学校7所;全市在校学生57793人。其中高中在校生8210人,减少574人;初中在校生17174人,减少1932人;小学在校生32409人,减少2781人。2011年,我市为省内外各大中专院校共输送考生3120人,其中本科生1092人,专科2028人,(大专1579人,高职48人,师范126人,中专275人)。

2011年,我市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主题,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19场。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4万户。完成239个农家书屋和13个乡镇文化站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2011年,我市医疗卫生和计生工作不断进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7家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投资4700万元的市医院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市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性医院。我市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荣获“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称号。完成市计划生育服务站改造,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2个,其中,正规医院4家,农村卫生院21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0家(城内4家,农村6家);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家。全市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19张,其中疗养院床位1564张。市本级1355张;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人员1603人,其中,医师以上人员637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551009人,非农人口134237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4%;农村人口416772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6%。全年出生人口3209人,人口出生率为5.81‰;死亡人口2312人,死亡率为4.19‰;自然增长率为1.62‰;计划生育率为97.5%。

城乡居民生活收入不断增加,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154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年末全市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为26204人,比上年增长2.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485元,比上年增长15.3%。

我市抽样调查显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750元/人,比上年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9元/人。

2011年,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试点工作,扩大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收缴养老保险金2.3亿元,参保人数达到30万人。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1万人、1.8万人、2.4万人、1.5万人。配套财政资金1775万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参合农民达到40万人,参合率97%。维护职工长远利益,9家单位成功改制,解决了855名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新增实名制就业5190人、实名制劳务输出595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91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2%,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为零。完成城乡普惠制培训2000人、引导性培训5500人。依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兑现工资总额3500万元。

*注: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快报数据或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