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香河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香河的全面发力年和跨越崛起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锐意图强,紧紧围绕“三期”发展战略,率先发展,大力实施特色立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工业强县、项目带动等重大战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利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总体上运行良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据初步测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5亿元,同比增长1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3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县人均创造地区生产总值31918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第二产业呈刚性支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7.2:50.9:31.9调整为15.5:52.4:32.1。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3%,比上年提高3.8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2010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71.24%,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2.82万人,比上年增长3.6%。 市场物价总水平略有回调。2010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4,畜产品、粮食制品、燃料、水果价格涨幅较快。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偏大,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城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二、农业 2010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标,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狠抓关于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落实,大力推进“六业富民”工程,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亿元,从种植业内部看,以蔬菜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较快,成为种植业增长的主动力。据统计,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2万亩,粮食总产量18.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8.5万亩,总产量74.2万吨。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2010年,我县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题,本着政府个人双受益的原则,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万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万亩,成林抚育面积1.5万亩。年末实有果园面积2.5万亩,鲜果产量2.94万吨。 畜牧、水产业生产平稳发展。2010年我县加大畜牧业发展力度,采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等经营模式,使我县的畜牧业保持平稳的势头。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45.3万千瓦,同比增长0.7%,大中型拖拉机1175台,农用运输车15770辆,当年机械耕种面积40.95万亩,当年机械收获面积27.45万亩。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1342吨,农村用电量15168万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2%。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10年全县各类龙头经营组织销售额38501万元,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销售产值124254万元,特色主导产业2个,龙头企业2个,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56.2%,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我县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刚性支撑作用,围绕“园区经济和全民创业”工程,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工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4.63亿元,增长15.6%;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增长50.5%;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增长22.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4.13亿元,增长17.8%。 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我县工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意识不断增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能源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消费品生产量有较大增长。 产销衔接良好,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10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7.5%,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32.7%。 建筑业平稳发展。2010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264万元,上交税金243万元。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3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31.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4亿元。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亿元,农村投资1.4亿元。从投资结构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强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78亿元。 项目带动成效显着。2010年全县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6个,,28个新开工单体投资达到5亿元以上,10个项目投资超10亿元,22个项目成功争列省重点项目。高投入、强拉动,为我县经济跨跃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10年货运周转量510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客运周转量1503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1%。公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全县公路线路里程509.2公里。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猛。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0143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实有电话机用户94737户,其中:城市40821户,农村53916户,互联网接入用户35261户,移动电话用户67531户。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地区看:县以上实现零售额2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县以下实现零售额2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0.25亿元,同比增长8.3%。 市场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零售业呈多元化趋势日益增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异彩纷呈,零售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明显地改善居民购物环境,为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