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莲湖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7-10 西安市莲湖区统计局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构建和谐莲湖为目标,按照“一线五区四平台”发展思路,围绕年初确定的“聚焦、落实、突破”的总体要求和六项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顺利实现了“十一五”时期良好开局、高点起步,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一、综合

经市统计局评估,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5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8亿元,较上年下降15.6%;第二产业增加值85.22亿元,较上年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73.7亿元,较上年增长12.6%。第一、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分别是0.1%、53.6%、4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14.31亿元,同比增长9.5%;工业增加值66.96亿元,同比增长8.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实现增加值61.26亿元,比上年增长9%。

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1亿元,增长12.44%。

全区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成绩显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27.3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68.14亿元,增长37.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19亿元,增长6.18%。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62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4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81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334074万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3亿元,较上年增长15.8%。

六、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031.9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44%,外商直接投资2631.8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75.5%;实际引进内资16.54亿元,为年计划的330.8%。

七、财政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地方财政收入83877万元,增长15.5%。其中营业税33769万元,增长35.59%,占财政收入的40.26%;城市维护建设税11906万元,增长7.16%;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收入5422万元,下降15.74%;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4338万元,下降3.08%;专项收入4739万元,增长24.06%;其他收入89万元。财政支出50866万元,较上年增支4579万元,增长9.89%。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30万元。

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事业成果显着。全区有小学校47所,在校学生45980人,小学专职教师2135人。普通中学25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6290人,普通中学专职教师2076人。职业中学18所,其他机构(教学点)4个,职业中学在校学生5699人,职业中学教专职教师318人。幼儿园76所,在园儿童1441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7人,专任教师55人。

九、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102家,从业人员5329名。其中医院59家,门诊部38个,妇幼保健院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急救中心1个。床位数3998张。

十、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完成了丰禾路、大寨路、白家口立交等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唐延路、小北门立交征地拆迁接近尾声,洒金桥大街拓宽改造稳步推进,北大街综合改造全面启动。全年累计完成拆迁面积55万平方米。整修改造了西市北路、人民南巷等24条背街小巷和8条城中村道路,配合市上实施了莲湖路道路改造工程,城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快城市小绿地、小广场建设步伐,建成12处小型休闲广场,西钞文化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完成枣园东西路、大庆林带绿化改造任务,全年新增绿化面积6.3万平方米。

加快实施城市重点建设改造工程。大兴路地区城市综合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开发组织机构和团队组建,搭建了政府决策、市区协作、市场运作的工作平台,完成了开发建设的审批和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了企业搬迁和土地储备力度,收购储备土地114亩,项目整体列入我市“十一五”规划。城中村改造进程全面加快。完成了五一村、北火巷村等12个村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任家口村、纸坊村等5个村的改造方案通过审批。李家庄、马军寨等9个村旧村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拆除房屋面积9.6万平方米,新建房屋面积28.8万平方米。顺城巷综合改造进展顺利,完成了路面铺设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建筑立面和绿化改造工作接近尾声。加大历史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西羊市仿古一条街综合整治基本完成,对北广济街等5条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地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土地执法工作。加大违法建设、乱搭乱建的拆除力度,拆除违章建筑40余万平方米。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对辖区的闲置土地进行了全面清查,完成了土地证书查验工作,查处违法用地案件28起。

按照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重点抓好“三大延伸、十大任务”,各项创卫整治工作齐头并进,城区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全年用于创卫的投入累计达到3300万元。突出抓好历史街区、城中村、居民社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增加保洁人员,增添环卫设施,完善市政配套,加强执法管理,一批长期困扰我区的创卫顽症得到有效解决。加大创卫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修订完善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区级领导包街道、包农村,中层干部包路段、包社区的创卫工作机制,夯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工作合力。

认真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提高机械化清扫程度,市容长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关心保洁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实行保洁员轮休制度,新增保洁人员300名,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资待遇。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步伐,新建和改造公厕43座,新建垃圾压缩站3座,购置环卫作业车辆31辆,区环卫车场迁址三民村建成投入使用。

高度重视城市综合执法工作,城管执法体制进一步理顺。投入160万元配备了20辆执法车,加大了对占道经营、建筑垃圾抛洒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入开展城管执法示范街创建活动,15条道路达到创建标准,西大街被命名为全市首条城管执法示范街。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首次在大学生中招考执法人员,成立女子执法中队,补充了67名执法人员,优化了人员结构,加强了执法力量。坚持文明执法,及时查处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作为行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