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莲湖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全区经济保持了稳步的增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均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 初步核算,2005年全区全年生产总值(GDP)12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8亿元,同比下降6.3%;第二产业增加值81.34亿元,同比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43.02亿元,同比增长12.3%。 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态势。2005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644万元,比上年增长2.68%;粮食总产量176吨,比上年下降31.25%,蔬菜产量22681吨,比上年下降1.44%;完成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0.8438亿元,同比增长20.54%。 工业:工业生产增长放缓。2005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3.91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总量的51.32%,工业总产值201.75亿元,同比增长9.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2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2.54亿元,同比增长11.91%。 商业:商贸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世界500强之一的家乐福以及钱柜、永乐电器等商业企业相继在我区开业运营,新型服务业态不断增多,商贸大区的优势更加明显。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117.48亿元,占92.9%;餐饮业完成营业额6.69亿元,占5.3%。 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是我区“十五”时期完成投资额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年完成投资87.9653亿元,同比增长34.6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87亿元,增长86.64%;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完成1.07亿元,增长27.38%。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16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61.46万平方米。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7.26亿元,可比增长12.9%,其中,增值税4998万元,可比增长10.1%;企业所得税2914万元,可比增长17.2%;工商税收50081万元,可比增长15.4%。地方财政支出46287万元,完成了预算的98.4%。其中,教育事业费7699万元,城市维护费4182万元,卫生经费3176万元,公检法支出5864万元。 内外资引进:内外资引进成绩显着。2005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3154.5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57.73%,实际利用外资2045万美元,为年计划的188.44%;合同引进内资11亿元,为年计划的220.18%,实际引进内资7.13亿元,为年计划的356.46%。 二、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工作稳步推进。2005年,将上年的13项科技计划项目的450万元科技三项费全部发放到位,预计可新增产值14380万元,新增利税2937万元;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全区性科普宣传活动,共举办科技集市8场,制作展板、挂图2400余幅,发放科普资料5000余份,参加科普宣传的志愿者达1980人,接受宣传群众6万余人。 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区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现有普通中学26所,职高8所,小学4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62所,在校学生共有85947人,教职工数5954人,其中:专任教师4581人。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全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97%,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38%,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0.08%。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中考上线率为59.8%,高考三本以上上线率为64.3%。 文化: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区共有文化站9个,成功举办了“金鸡颂春”文艺晚会、“党在我心中”文艺晚会及“百镇(乡街)群众文化大舞台”、“社区夏日文化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卫生:医疗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培训,组织培训64次,参加人数6100余人次,印发各种宣传单、宣传手册10万份、创卫知识扑克23000套,健康教育扑克4万套,“六小”整改歌16000份,配备宣传车3辆。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08个,床位数4094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4691人,执业医师1810人,注册护士1623人,拥有万元以上设备4057台,全年诊疗人次数达283余万。 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200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613008人,其中男性314344人,女性298664人,性别比105:100。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7166人,非农业人口575379人。全区人口出生率4.10‰,人口自然增长率1.14‰,符合政策生育率100%。 人民生活: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5年,全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16886元/人年,比上年增加1438元/人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22元,比上年增长8%。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2005年,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452个,参保人员1.6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360个,参保人员1.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事业单位401个,参保人员1.9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210个,参保人员1.49万人;全年为141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290万元;为12684户27492人发放低保金2517万元;安置各类下岗失业人员3700余人,其中“4050”人员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全区各类可提供食宿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8张,收养各类人员31人次。全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8个。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351万元(即开型),接收社会捐赠款30余万元,衣物9万件。共安置志愿兵和城镇义务兵228人。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为公安局户籍年报数。 3、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的绝对数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