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信州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7-01 上饶市信州区统计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攻艰克难,狠抓落实,全区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4.5%、10.5%和15.1%,三次产业结构为4.48:42.54:52.98,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5.35%、42.1%、52.3%分别拉动经济0.7、5.3、6.7个百分点。

2011年全区财政总收入10.18亿元,增长30.3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5亿元,增长23.02%。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11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711公顷,比上年下降3.8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8278公顷,下降2.9%;果用瓜种植面积54公顷,增长10.2%;油料种植面积1678公顷,增长15.7%;蔬菜种植面积3141公顷,下降4.9%;全年粮食总产量为4.6万吨,增长0.7%。坚持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重点实施了朝阳溪河道整治血防工程、灵溪防洪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里坞、茅山垄等8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水利工程。完成了6400亩中低产田改造,荣获“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进一步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57个,重点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带动3万余农民就业。成功举办了大型农超对接活动,46家农产品种养、加工企业与超市实现了成功对接。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5645吨,比上年增长39.8%,其中猪肉产量4735吨,增长53.1%,禽肉产量705吨,下降7.0%。全年生猪出栏59005头,增长25.6%。家禽出栏4.3百万只,下降14%。水产品总产量9418吨,增长3.3%。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围绕“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各项惠民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53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22个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解决3.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0户,农村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3.94%,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63.5亿元,增长1.26%;完成出口交货值14.7亿元,增长11.53%;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3.14%。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75%,比上年提高了0.2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44.8%。建筑业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8.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34.8%,利润总额1.1亿元,同比下降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3.9亿元,增长25.3%。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1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8.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75.6亿元。

全年实施了43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总投资达10亿元以上。丰溪大桥、江南大道、城市西南出口综合改造、槠溪北路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基本竣工,市中医院迁建、市立医院住院部大楼、信州职教中心等一批城市功能配套项目正在加紧推进。积极服务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全年完成依法征地4000余亩、拆迁房屋50余万平方米。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2.4亿元,比上年下降15.4%。商品房销售额20.1亿元,比上年增长41.5%。

五、贸易、旅游和对外经济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立足抓商贸项目的引进,吸引名企名店入驻。全年引进14个商贸重点项目,总投资达9亿元,苏宁电器财富广场旗舰店、欣凯皇冠大酒店、汉庭连锁酒店等一批商贸项目开张营业。积极举办农超对接、金秋购物节等节庆活动,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落实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共销售家电10.7万台,其中,家电以旧换新数量占全市总量的一半。

培育了年销售额过亿元市场、商场15家,其中,江南商贸城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

全区全年主要景区共接待旅游者29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8.3%。旅游综合收入32.4亿元,增长184.9%。

2011年,全区出口206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4%,引进外资48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7.2%。

六、交通运输、邮电

2011年,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全年区属公路货物周转量5542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7%;公路旅客周转量50144万人公里,增长19.54%。

全区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74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9.8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1.05万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25部/百人和102部/百人。

七、金融和保险

2011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4亿元,比年初增长15.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5.5亿元,增长11.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0.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年,全区拥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20660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23999人。普通中学26所,在校生5421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30617人。普通小学70所,在校生3400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86人。全区拥有幼儿园93所,在园幼儿8219人。

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共获专利授权79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1年,全区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年末全区共有群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区共有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各类档案116个全宗,共计7.6万卷。

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不含诊所)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不含诊所)3525人,其中执业医师1621人,注册护士2341人,床位数3849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7.4万人,参合率为99.33%,人均筹资水平240元。其中统筹区域(县域)内报销比例达80%。

2011年,全区体育场馆3个,运动健儿共取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4*100米银牌1个,全国南拳比赛第三名1个,全省冠军3个。全年发行体育彩票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