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汇川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7 遵义市汇川区统计局

2011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持续干旱、物价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73513万元[2],比上年增长1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158万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703968万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620387万元,增长1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6%、51.3%和45.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5个和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9556万元,同比增长2.3%。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981公顷,比上年增加76公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167公顷,比上年增加37公顷。其中夏粮面积3883公顷,比上年减少75公顷;秋粮面积11284公顷,比上年增加112公顷。在主要农作物中:油料种植面积4448公顷,比上年减少31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371公顷,比上年增加78公顷;烤烟种植面积1340公顷,比上年增加151公顷。药材种植面积53公顷,比上年增加48公顷。果园面积2083公顷,比上年增加102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60084吨(其中:夏粮产量9885吨,增长10.6%;秋粮产量50199吨,下降16.3%),比上年减产8730吨,下降12.7%。主要农产品产量中,水稻30568吨,下降25.8%;油料产量7185吨,增长1.76%;烤烟2082吨,增长5.69%;蔬菜87654吨,下降14.21%;水果5349吨,增长12.63%;药材210吨,增长14倍。

全年生猪出栏204053头,比上年增长0.1%。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3577头、7420只、623508只,分别同比下降1.3%、11.6%、7.1%。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19279吨,比上年增长0.5%。其中,猪肉、禽肉产量分别达17381吨、1279吨,分别增长0.6%、2.2%;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406吨、158吨,分别下降1.7%、1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4.88亿元[3],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轻工业总产值92.74亿元,增长5.4%;重工业总产值92.14亿元,增长20.7%。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4.39亿元,同比增长2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56亿元,增长26.9%。其中:轻工业增加值44.75亿元,增长27.8%;重工业增加值16.81亿元,增长2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31.11亿元,增长18.1%;股份合作企业1.03亿元,增长17%;股份制企业28.52亿元,增长34.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0.33亿元,下降33.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0.58亿元,下降5.3%。

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55.18亿元,增长22.4%;私营企业2.89亿元,增长160.3%;非公有工业增加值5.85亿元,增长95.5%;大中型工业企业54.19亿元,增长18.9%。

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0.64亿元,增长38.8%;食品制造业0.24亿元,增长45.7%;饮料制造业3.17亿元,增长140.2%;烟草制品业35.64亿元,增长28.1%;医药制造业0.68亿元,下降9.9%;塑料制品业0.56亿元,增长13.5%;通用设备制造业3.01亿元,增长17.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4亿元,增长3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78亿元,下降0.3%;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44亿元,增长9.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7.63亿元,增长18.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不含卷烟厂、复烤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35亿元,增长21.9%;实现利润总额1.77亿元,增长57%;实现税金2.65亿元(含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0.57亿元,应交增值税2.08亿元),增长24.8%;亏损企业7户,比上年增加2户,亏损面18.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0.26亿元,增长99%。累计产销率96.7%,下降2.4%。

2011年,全区有资质建筑企业19家,实现增加值6.01亿元,增长39.5%。建筑业总产值10.84亿元,增长94.2%。其中建筑工程8.99亿元,增长84.6%;安装工程1.42亿元,增长250%;其他工程0.44亿元,增长4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48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9.78亿元,增长40.3%。分性质看:基本建设投资28.81亿元,增长53.2%,更新改造投资14.45亿元,增长80.6%,房地产开发投资16.52亿元,增长94.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房施工面积246.1万平方米,增长24.4%,其中新开工面积93.8万平方米,增长2.72倍。商品房销售面积50.08万平方米,增长86.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7.77亿元,增长2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52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68亿元,增长3.6%;零售业零售额50.96亿元,增长21.6%;住宿业零售额0.4元,增长35.2%;餐饮业零售额4.26万元,增长18.4%。

全年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217.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146.72亿元,增长27.7%;零售业销售额64.43亿元,增长30.8%;住宿业销售额1.79亿元,增长25.3%;餐饮业销售额4.41亿元,增长22.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3.5%。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2011年进一步完善娄山关、海龙囤等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全年接待游客303.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七、财政

全年财政总收入11.42亿元[6],增长2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3亿元,增长2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85亿元,增长27.1%,非税收入0.88亿元,下降19.3%。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01亿元,增长34.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2亿元,增长59.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投入教育专项经费30726万元[7]。年末全区有高等院校3所[8],在校学生人数达32933人,在职教职工人数2257人,其中教师1561人;有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4505人,教职工人数127人,其中教师数103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9.71%,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8.75%,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3.6%。学前儿童一年入园率达98.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5%,比上年降低0.4年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比上年降低14.1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1%,比上年提高2.09个百分点。小学儿童辍学率控制为0,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