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汇川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继续推进“三新一强”和“工业强区、环境立区、特色活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实力汇川、精品汇川、人文汇川、效率汇川、和谐汇川”,努力克服了年初持续干旱带来的诸多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日益改善,社会治安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0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856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550654万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523938万元,增长13.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9%,比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15%,比上年下降了0.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76%,比上年上升了1.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7905公顷,较上年增加7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130公顷,比上年增加15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767公顷,比上年增加74公顷;烤烟种植面积1189公顷,比上年减少138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达80803吨,比上年减少4915吨。其中:夏粮产量9751吨,比上年减少2533吨;秋粮产量71052吨,比上年减少2382吨。 全年油料产量7061吨,下降17.2%;烤烟产量1970吨,下降14.4%;茶叶产量161吨,下降4.2%;水果产量4749吨,下降1.3%;蔬菜产量102170吨,增长9.1%。 全年肉类总产量19168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猪肉产量达17223吨,增长5.3%;牛肉产量413吨,增长8.7%;羊肉产量183吨,下降4.6%。水产品产量351吨,增长了1.4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9345万元,增长19.5%,其中:国有企业434972万元,增长19.9%;集体企业1046万元,增长18%;股份合作企业3423万元,增长75.6%;股份制企业96662万元,增长1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884万元,下降11.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358万元,下降25.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410645万元,同比增长19.3;重工业128700万元,同比增长20.2%。 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控股企业497502万元,增长21.8%;私营企业12055万元,下降18.5%;非公有工业31306万元,下降9.7%;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39724万元,增长19.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3457万元,食品制造业2597万元;饮料制造业11956万元,烟草制品业340412万元,医药制造业6340万元,塑料制造业4926万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266万元,通用设备制造业24519万元,专用设备制造业3885万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3045万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864万元,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9688万元,电力供应业49953万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9.85亿元,产销率97.69%。实现利税10.9亿元,增长14.7%;利润总额4.7亿元,增长28.9%;亏损面19.1%,亏损企业亏损额0.38亿元,增长5.9%。 全区有资质建筑企业17家,实现增加值42714万元,增长29.4%。实现总产值558538万元,增长19.12%。其中建筑工程487070万元,增长14.26%;安装工程40442万元,增长41.57%;其他工程31026万元,增长121.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2041万元,比上年增长26.6%。5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52255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87586万元,增长20.7%,更新改造完成投资80136万元,下降2.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4533万元,同比下降12.8%。 在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301万元,增长101.1%;第二产业投资79349万元,下降0.2%;第三产业投资271605万元,增长6.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房施工面积197.9万平方米,增长44.1%;商品房销售面积26.9万平方米,增长63%;商品房屋空置面积11.38万平方米,下降4.9%;商品房屋销售额77552万元,增长88%。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618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1442万元,同比增长17.8%;零售业零售额428782万元,同比增长18.4%;住宿业零售额4147万元,同比增长72%;餐饮业零售额39247万元,同比增长25.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808万元,增长35.2%。拥有营利性客运车301辆,货运车8959辆;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万户。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0年进一步完善娄山关、海龙囤等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全年接待游客19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64亿元,分别增长7%和14%。 七、财政 全年财政总收入90770万元,增长25.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378万元,增长30.1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46002万元,同比增长31.12%,非税收入7376万元,同比增长24.41%。 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完成3588万元,增长10.47%;营业税19147万元,增长37.14%;企业所得税6727万元,增长24.16%;个人所得税完成2495万元,增长31.11%;城市维护建设税2562万元,增长19%;房产税1122万元,下降8.11%;土地增值税3855万元,增长107.82%;契税3492万元,增长58.58。在非税收入中:行政性收费516万元,增长13.16%;罚没收入4724万元,增长17.19%;专项收入1817万元,增长28.23%;教育附加收入1095万元,增长18.25%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3869万元,增长4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64万元,增长7.4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0年,全区“普九”人口覆盖率继续巩固100%的成果。全区幼儿园入园率达97.7%,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99.9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38.71%,比上年增加15.7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0.39%,比上年提高2.39个百分点。小学儿童辍学率控制在0.0026%,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1.15%。 全年投入教育专项经费26915万元。全区有高等院校3所,在校学生人数达29795人,在职教职工人数2528人,其中教师1533人;有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4911人,教职工人数116人,其中教师数93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8.8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8.86%,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