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理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6 阿坝州理县统计局

理县统计局

二○○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2005年,理县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县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全国藏区第一州模范县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综合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初步核算,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6029万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53万元,减少1.0%;第二产业增加值29110万元,增长26.9%;第三产业增加值10766万元,增长5.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835元,比上年增加1476元,增长17.7%。

从产业结构分析,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63.2:23.4。与2004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减少1.8个百分点,二产业增加4.7,三产业减少2.9。

民营经济增势强劲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280万元(现价),增长29.4%(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民营增加值2646万元;第二产业民营增加值8902万元;第三产业民营增加3732万元。民营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总量达33.2%。

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理县行政区域面积4318平方公里,辖4镇、9乡,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1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44335人,其中:藏族21837人,羌族13974人,汉族826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82‰,全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18.2%(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三、农业

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58万元,增3.6%。2005年末,全县实有农耕地面积2558公顷,减少1.4%。粮食作物播面1630公顷,增5.8%;经济作物播面16公顷;蔬菜播面1260公顷,增1.1%。主要农产品生产粮食总产量8003吨,油料产量38吨,水果产量3226吨,蔬菜产量59827吨。年末各类牲畜存栏62737头(只),出栏24323头(只),肉类总产量2346吨。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完成人工造林总面积500公顷,年末实有新封山(沙)育林面积7337公顷,其中:本年新封1366公顷,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面积1607百公顷,生态进一步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40.7.%

农业基础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020公顷,全年改造中低产田土960公顷,改扩建乡村道路200公里。

四、工业

工业增长再攀新高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2573万元,比上年增35.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113万元,增长34.94%。主要工业产品铁合金8738吨,发电量130288万度,铝锭977吨。

工业经济效益提升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企业6户,亏损企业6户。实现利税11241万元,增30.6%;盈利企业盈利额7516万元,增20.6%;亏损企业亏损额915万元,同比增53.5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601万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继续增势强劲2005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9684万元,比上年增长77.6%。

从管理渠道分析,基本建设投资88778万元,增75.8%;从行业投资分析,农林牧渔业投资569万元,电力行业投资84865万元,交通邮电通讯业投资373万元。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总体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60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3891万元;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3869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在流通消费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国有经济实现零售1584万元,集体经济实现零售291万元,个体经济实现零售5244万元,其他经济零售641万元。

全年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81万元,增长10.1%。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增幅明显2005年,县本级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62万元,比上年实际增加收入229万元,同口径增长14.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完成1088万元,企业所得税收入62万元,耕地占用税5万元,其他各项收入完成707万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955万元,比上年增支1842万元,同口径增长16.6%。其中:农村生产性支出560万元,专项及其他支出945万元,各项事业行政经费支出3941万元。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2662万元,比年初增长33.5%;各项贷款余额达17666万元,比年初增5.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704万元,增15.8%;居民人均储蓄4895元,增681元。

八、交通运输业

交通通讯基础进一步改善2005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7公里,13个乡镇通公路,交通系统完成货物周转量190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3924万人公里。

九、文化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坚持科教兴县,认真实施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巩固“两基”成果,连续四年通过复查评估。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0%,比上年降低3.5个百分点。200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校4所,在校生2049人,专任教师174人;有普通小学校83所(含村小),在校生4196人,专任教师407人;幼儿园1所。当年升入大学人数97人,大学入学率96.0%。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25人,病床247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5.1个。

十、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不断扩大2005年末,全县实有从业人员数4288,从业人员报酬总额6023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国有单位工资总额4577万元,减少1.2%。职工年人均工资14402元,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1784元,增加309.83元,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319元,家庭经营收入1335元,财产转移性收入7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20元,其中食品支出647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质量恩格尔系数36.5%。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37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679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4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72人,发放资金95.9万多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100%。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阿坝统计年鉴--2006》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