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古蔺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6 泸州市古蔺县统计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坚持“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旅游发展加速年”和“城乡建设年”为抓手,着力增强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促进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45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5.6%;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9%。人均GDP达12684元,同比增长18.1%。全年实现民营增加值47.33亿元,同比增长18.1%。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2011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3%、60.9%、2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2%、73.4%、13.4%,“二三一”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物价上涨温和可控。根据物价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比全市低1.1个百分点,物价指数属全市最低水平。

二、农业

2011年,全县农村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26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农业实现产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2.8%;林业实现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1.1%;牧业实现产值13.24亿元,同比增长1.8%;渔业实现产值0.1亿元,同比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0.29亿元,同比增长6.3%。

主要农产品产量略有下降。今年我县遭受持续干旱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略有下降。粮食产量249291吨,同比下降3.2%。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74815吨,同比下降4.9%;小春粮食产量74476吨,同比增长3%。全年油料产量13270吨,同比增长5.8%;烤烟产量7116吨,同比下降40%;药材产量1012吨,同比下降8%;蔬菜产量240696吨,同比下降5.2%。

林业生产发展形势良好。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0.8亿元,同比增长19.6%;成林、幼林抚育面积不断增大,优质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正逐步形成,林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县生猪出栏77.56万头,同比下降2.7%;牛出栏5.03万头,同比增长1%;羊出栏10.32万头,同比增长0.2%;家禽出栏177.77万只,同比增长2.3%;肉类总产量达67955吨,同比下降1.9%。

水利设施逐步改善。2011年,全县投入建设资金0.15亿元,完成龙爪河工程的大坝枢纽主体工程、主干渠,配套支渠主体工程并投入运行;投入资金0.35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1处,解决了永乐、金星等12个乡镇44个村6.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投入资金0.7亿元,对石宝镇火马水库、德耀镇烂坝水库、太平镇建华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设备等设施进行病害整治。

三、工业

工业经济增长迅速。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0.17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其中:轻工业完成48.99亿元,同比增长29.3%;重工业完成11.18亿元,同比增长22.1%。产品实现产销率98.1%,同比增长3.2%。

工业效益不断攀升。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29亿元,同比增长70.3%;实现利税总额53.17亿元,同比增长44.2%;实现利润总额31.41亿元,同比增长109.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47个,全部实现盈利。

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实现水泥产量37.9万吨,同比增长14.8%;饮料酒100783千升,同比增长28.1%;原煤351.9万吨,同比下降7.4%;发电量1489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04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500万以上的项目投资完成51.14亿元。按行业分,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48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31亿元,同比增长63.3%,对全县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58.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速。201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89亿元,同比增长216.8%。房屋施工面积29.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4%,商品房销售面积10.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商品房销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32.7%。

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2011年,我县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和其他社会投资)累计完成投资46.25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4个,同比增加27个,完成投资36.13亿元,同比增长39%,占全年项目完成投资额的78.1%,比重比去年增加13.7个百分点,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

自筹资金快速增长。2011年,投资本年资金来源50.7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自筹资金46.06亿元,同比增长38%,占本年资金来源的90.8%。

五、商贸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6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排名全市第二。按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17.12亿元,同比增长16.2%;乡村完成12.54亿元,同比增长22%。按行业来分:批发、零售业完成27.16亿元,同比增长18.5%;住宿、餐饮业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19.9%。

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拉动作用凸显。2011年,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9.68亿元,同比增长62.1%,增速快于限额以下企业57.1个百分点。对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个百分点。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货运周转量2451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7.7%;实现客运周转量6743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2.2%。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12亿元,其中,电信实现业务收入0.86亿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6.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7.53万户,互联网用户1.96万户。

旅游经济加快发展。2011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9.75万人次,同比增长42.7%;实现旅游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24.5%。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9.8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01亿元,同比增长59.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6.14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1.5%。

金融运行平稳。截止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4.06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3.1亿元,同比增长26.9%。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56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中长期贷款28.95亿元,同比增长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