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邑县统计局 2012年4月22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紧紧抓住“4321”工作重点,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初步核定,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919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4092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9243万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5860万元,增长10.4%。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22.3:41.2:36.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62.0%、31.2%。 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05330万元,增长15.8%,占GDP的比重达61.9%,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64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57749万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217317万元,增长13.3%。 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321007人,比上年增加4763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7537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39864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3606人。截至2011年底,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15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新增就业46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8%,烟酒及用品上涨3.5%,衣着类下降1.1%,交通与通信上涨0.7%,居住类价格上涨6.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4.0%。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0%。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44926万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27251万元,增长1.0%;林业产值6820万元,增长8.5%;牧业产值289372万元,增长6.4%;渔业产值14635万元,增长8.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848万元,增长3.2%。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496313亩。粮食总产量202984吨,下降3.9%。其中:小麦产量32817吨,下降6.2%;水稻产量127611吨,下降3.9%。全年肉类总产量114027吨,增长3.3%,禽蛋产量23580吨,增长15.0%。全年水产养殖面积399公顷,水产品产量8000吨,增长5.3%。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全县大力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以安韩、王新片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高端农业,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水平显着提高。2011年,全县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新发展专业合作社6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9.2万户,带动面达72%,较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78191万元,比上年增长2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0%,带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居各行业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8家,实现增加值360900万元,增长24.2%,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4%。 工业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1163万元,增长31.4%。实现利税总额104930万元,增长26.2%。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209.3%,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0.5%,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1.5%,资产负债率为58.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1357元/人。 工业集中区(点)发展迈上新台阶。工业集中发展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7600万元,增长27.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8500万元,增长36.0%。工业集中度达68.6%。 品牌创建和大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全年新培育“四川省名牌”企业3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家;冶金实验厂、远星橡胶、天邑集团跻身“成都企业100强”。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注册地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6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81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8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4.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2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1961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32355万元,增长14.9%;更新改造投资370617万元,增长5.9%;房地产投资284251万元,增长15.8%。 按产业划分看:一产业完成投资78763万元,增长47.9%;二产业完成投资388567万元,下降16.3%,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384990万元;三产业完成投资728789万元,增长41.3%。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6177万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7653万元。批发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93830万元,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9511万元,增长19.1%。 旅游产业取得突破。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全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西岭雪山—花水湾创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省评定验收,花水湾、西岭雪山成功创建4A景区,新场创4A景区通过省检,安仁博物馆小镇民国风情街一期建成开街,安仁被评为“四川十大最美村落”。成功举办“欢乐中国行:魅力成都·大邑”,第三届森林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62.90万人次,境外游客30144人次,分别增长19.0%和20.8%,实现国内旅游综合收入10.95亿元,旅游创汇560.68万美元,分别增长25.5%和19.2%。 六、对内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成功引进法国达尔凯、中国联塑、海螺型材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100县”。2011年全年新签约项目98个,协议总投资140.68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358万美元,出口创汇8808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45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含一、二、三和四级公路)1301公里。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111409万吨公里,增长20.0%,公路客运周转量54167万人公里,增长15.0%。城乡路网不断完善,建成成温邛高速安仁连接线、光华大道延伸线大邑段一期等对外通道,改造提升川西旅游环线大邑段、大西路、大安路、安出阝路等主通道120公里,新建12个农村客运站,新开通8条公交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