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4 广州开发区统计局

2011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以下简称全区)在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广州市萝岗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萝岗的核心任务,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持之以恒惠民生,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下简称GDP)1872.3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02%,比广州市增长速度高出4.72个百分点,占广州市GDP的15.1%,超出“十二五”全区规划目标1.0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2011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58.17亿元,增长15.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4.23亿元,增长18.0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73.99:26.01调整为0:72.54:27.4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比重提高1.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9.16%和30.84%。

财政收支:2011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471.96亿元,增长21.46%。实现税收收入376.33亿元,增长18.99%,按照征收部门分类:国税部门组织的收入276.43亿元,增长13.85%;地税部门组织的收入110.02亿元,增长55.84%。全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9.6亿元,增长24.13%,占广州市比重为10.2%。其中,营业税24.44亿元,增长6.71%;增值税153.98亿元,增长3.50%;企业所得税131.47亿元,增长28.8%。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02.29亿元,增长20.87%,其中,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和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为12.05亿元、10.33亿元、3.41亿元、3.09亿元,分别增长1.41倍、14.03%、16.39%和下降2.17%。

经济效益:2011年,按从业人员计算,全区实现人均GDP51.1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2.89万元、人均税收收入10.28万元,人均工业总产值164.70万元,人均工业增加值43.12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72万元、1.02万元、0.62万元、7.26万元、0万元。2011年,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土地产生GDP4421元、财政收入1114元,税收收入888元;平均每出让1平方米工业用地产生工业总产值16063元、工业增加值4206元;5项指标分别比上年提高371元、142元、97元、1964元和340元。

节能减排:2011年全区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4.05%。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655277万度,同比下降8.67%,每度电产生工业总产值73.88元,比2010年57.87元增加了16元,增幅达到了27.67%;比广州市每度电产生的工业总产值46.25元高出27.62元,是广州市1.6倍。

从业人员:2011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3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5万人,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1.32万人,增长8.9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12万人,增长17.7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9562元,增长6.1%。

二、主要行业

第二产业

工业

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938.16亿元,增长16.1%,全年新增工业总产值710.64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8.41%;集体企业下降65.39%,股份制企业增长21.9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23%;私营企业增长4.26%。

轻重工业比重:2011年,全区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66.41亿元,增长10.22%;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71.75亿元,增长24.86%;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高出14.6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0.70:59.30调整为43.98:56.02,轻工业比重比上年提高3.28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292.91亿元,占全区GDP的69.05%,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拉动全区GDP增长9.4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8.34亿元,下降2.3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0.93%;集体企业下降86.51%,股份制企业增长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67%;私营企业下降2.11%。规模以上工业盈利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达到77.31%。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84.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6.01%。

支柱产业:2011年,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73.85亿元,增长15.1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2.50%,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1.96%。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546.07、1119.25、477.58、446.04、266.16和218.75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31%、22.67%、9.67%、9.03%、5.39%、4.43%;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271.61、499.33、79.22、130.68、67.67和51.10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21.00%、38.62%、6.13%、10.11%、5.23%和3.95%。

高新技术产业:2011年,我区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分别为1583.95亿元、2370.32亿元,分别增长22.82%、33.11%。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69.99亿元,增长14.34%,比全区工业利润总额增速高出16.7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913.66亿元,同比增长13.24%。

龙头工业企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排名前50名的工业企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04.8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97%。其中: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18家,分别比上年多出1家和2家;产值超亿元的有344家,比上年增加16家,共完成产值4713.20亿元,占全区产值的95.44%,实现工业增加值1256.09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7.15%。

工业产品产量: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11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67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57.76%。其中,“光电子器件”同比增长5.77%、“乳制品”同比增长3.39%、“软饮料”同比增长5.45%。

内外销比重: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1545.24亿元,同比增长14.56%。工业内外销比重由上年的67.51:32.49调整到68.08:31.92,外销比重下降了0.57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11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5.26亿元,增长78.0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有22家,实现利润总额1.4亿元,增长1.52倍。

第三产业

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14.23亿元,同比增长18.08%,比第二产业和全区GDP增速分别高出2.79个、2.06个百分点,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7.46%,比上年比重提高1.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前三位行业是:交通运输邮电业、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0.90%、36.38%和19.2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13.68亿元,增长32%,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6.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