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当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在科学发展中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在统筹兼顾中社会更加和谐,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质效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0632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0100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59293万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6931万元,增长21.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2:48.0:30.8调整为20.0:52.3:27.7。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为82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2%。粮食种植面积100.2万亩,比上年增加1.02万亩,增长1.03%;总产量507400吨,比上年增长11.7%。棉花种植面积10.4万亩,比上年增加0.9万亩,增长9.3%;总产量10520吨,比上年增长18.4%。油料种植面积42.98万亩,比上年减少3.64万亩,减少7.8%;总产量66721吨,比上年下降8.9%。蔬菜种植总面积29.38万亩,比上年增加1.93万亩,增长7.05%;总产量881522吨,比上年增长28.57%。年末果园面积32.07万亩,比上年增加0.03万亩,增加0.09%;园林水果总产量340950吨,比上年增长20.22%。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3%。 全年生猪出栏90.01万头,比上年增长2.65%;家禽出笼1027.2万只,比上年增长0.9%;羊出栏11.39万只,比上年增加14.2%。水产品产量达到51920吨,比上年增长3.8%。 全市农用拖拉机达到39184台,比上年增加1487台,增长3.9%;联合收割机达到1085台,比上年增加160台,增长17.3%;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1.3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8万千瓦,增长8%。 三、工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6家,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754421万元(2011年12月累计数,下同),增长85.9%;实现工业增加值1168734万元,增长41.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575055万元,增长90.3%,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5.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87089万元,增长91.8%;利税总额308874万元,增长76.2%,其中,利润总额174068万元,增长7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瓷砖23068万平方米,增长94.8%;纱28291吨,增长13.8%;乳制品46130吨,增长30.1%;白酒4850千升,增长50.5%;啤酒88870千升,增长2.1%;罐头41019吨,增长30.2%;服装1212万件,增长90.6%;发电量42970万千瓦时,增长24.0%;冷冻饮品66486吨,增长30.3%;化肥(折纯)47.0万吨,增长14.0%;平板玻璃1620万重量箱,增长44.5%;合成氨51.0万吨,增长14.5%;水泥244.6万吨,下降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464642万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05465万元,增长35.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5851万元,增长47.6%;农村非农户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25629万元,增长201.7%;农村农户完成投资47697万元,增长15.0%。 五、交通和邮电业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46.94公里,比年初增加26.9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2051.56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1555万吨,增长27.7%;货物周转量273611万吨公里,增长92%;完成客运量735万人,增长17.6%;旅客周转量108908万人公里,增长91%。 年末,全市电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8200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41235户。小灵通用户3001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22万户,比年初增加3.4万户。电信宽带网络用户达到34698户,比年初减少1851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506万元,比上年增长19.9%。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7437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11.2%,在食品类中,油脂、肉禽及制品二类消费品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6.7%、22.1%,水产品价格比上年下降6.0%;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9.1%。 七、财政和金融业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71202万元,增长46.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3496万元,增长4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79708万元,增长47.4%,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47348万元,增长35.8%。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37977万元,比年初增加21524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4172万元,比年初增加148850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8977万元,比年初增加146166万元,其中:短期贷款272841万元,比年初增加83377万元,中长期贷款372490万元,比年初增加62517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获批宜昌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宜昌市级4项。获得宜昌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登记5项,科技成果奖励2项。申报国家专利165件;其中,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3件。 全市有各类中小学校56所,比上年减少2所;其中:小学32所,初中14所,普通高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37所。全市学校在校学生38814人,比上年减少3072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8485人,比上年减少410人;初中在校学生10708人,比上年减少106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346人,比上年减少1112人;职业高中2196人,比上年减少566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6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239人,比上年增加338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5%。 九、广电、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广播电台、电视台1座,已通广播村156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7%。 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馆藏图书12.81万册。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处71个,全年各景点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6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村卫生室145个,个体诊所103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1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192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91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946人,注册护士91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