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新安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11 洛阳市新安县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048922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000万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2397493万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429万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为6.0:78.6:1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8%,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呈“六涨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高,上涨12.4%;而交通通讯类价格下降明显,下降3%。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0087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面积22201公顷,增长0.4%;秋粮面积27886公顷,下降0.2%。蔬菜面积7601公顷,下降8.3%;油料面积2775公顷,增长10.2%;棉花面积221公顷,下降12.3%;中药材面积2982公顷,下降0.2%;花卉种植面积72公顷,增长24.2%。

全年粮食总产量212908吨,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产量90617吨,下降1.1%,秋粮产量122291吨,增长0.9%。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进一步发展,水果产量66017吨,增长9.2%,蔬菜产量291504吨,增长0.4%。

2011年,我县畜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龙头,养殖规模继续扩大。全年规模养殖场(户)达1379个,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全县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畜禽存(出)栏数量如下: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5万亩,封山育林4.39万亩,零星植树260万株。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4.5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7.7%;农用拖拉机达2.15万台,比上年增长6.4%;全年农村用电量500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8%;总灌溉面积6.12千公顷,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99千公顷,比去年同期下降1.6%。节水灌溉面积5.49千公顷,其中喷灌面积1.17千公顷。

三、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24519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84473万元,增长28.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615851万元,增长20.7%;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增加值702513万元,增长39.5%。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1906万元,增长39.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742567万元,增长28.1%。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601016万元,增长20.5%;中型企业增加值581652万元,增长25.7%;小型企业增加值601805万元,增长39.6%。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58035万元,增长30.7%;利润总额达到281065万元,同比增长13.3%;利税达到449798万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7.5%,较去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1522万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38983万元,增长27.0%;农户投资42539万元,增长9.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168431万元,比上年增长33.1%;民间投资2039714万元,增长76.6%。按产业:第一产业投资109315万元,下降0.3%;第二产业投资1295232万元,增长18.2%;第三产业投资734436万元,增长77.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7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5%。其中,住宅投资40486万元,增长99.7%。房屋施工面积908926平方米,增长97%。其中,住宅790675平方米,增长85.9%。房屋竣工面积285140平方米,增长220.2%。其中,住宅244628平方米,增长192.0%。商品房销售面积134820平方米,增长29.0%。其中,住宅119274平方米,增长26.8%。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917万元,同比增长18.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0902万元,增长14.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5015万元,增长24.6%。分行业看,批发业消费品零售额15304万元,增长5.7%;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455583万元,增长16.5%;住宿业消费品零售额9165万元,增长31.6%;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75865万元,增长31.8%。分商品销售看,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升级的趋势,住房、家用轿车、体育保健产品以及教育、旅游正在成为持续升温的大众消费热点,这已成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运送旅客857万人,比上年增长2.8%,旅客周转量40682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0.2%;运输货物747万吨,比上年增长12.2%,货物周转量80772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1.1%。公路通车里程1980公里,比上年增长2.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337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988万元,增长20.4%;电信业务总量12349万元,下降1.2%。固定电话年末用户数28256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34.1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2.8万户。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达483.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7%,旅游综合收入达9.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0042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577万元,比上年增长7.1%;地方财政支出227752万元,比上年增长14.9%,一般预算支出205777万元,比上年增长8.5%。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24936万元,增长17.4%;营业税17976万元,增长38.8%;企业所得税10620万元,下降2.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2753万元,比年初增加112424万元,增长13.5%。其中:单位存款286760万元,比年初增加30221万元,增长1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5844万元,比年初增加70406万元,增长14.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2940万元,比年初增加129001万元,增长26.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8646万元,比年初增加58486万元,增长18.9%;中长期贷款余额244016万元,比年初增加70246万元,增长40.4%。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784万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88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1996万元。全年赔付额184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财产险赔付额1535万元,人身险赔付额3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