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迎泽区统计局 (2006年3月18日)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建设省城中心商务区和形象展示区的重要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构建“两区”的宏伟目标,继续坚持“三产立区、商贸兴区、民营强区”的经济发展方略,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圆满地完成了“十五”计划。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测算,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899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00万元,下降7.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8000万元,增长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0600万元,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33141元/人,增长8.6%。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0.1:16.8:83.1。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全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着力推进减负增收、基础设施改善、饮水解困、科技兴农等工作。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4万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农业产值166万元,下降2.7%;林业产值1448万元,下降10.9%;牧业产值524万元,增长1.2%;渔业产值36万元,增长18.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0.5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01吨,下降22.4%。全年禽蛋产量94吨,下降8.7%;肉类产量384吨,增长3.2%。 继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占道120吨蓄水池和王家峰1100米深井,新解决了1700人的农村人口吃用水难问题。建成10万吨恒温库一座,完成了王家峰蓄禽养殖加工厂和前头河万只养鸡厂的建设工程。完成东山过境高速绿色通道和环城林带建设1300亩。改造中低产田600亩,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190205万元,增长19.1%;增加值40121万元,增长26.2%;营业收入133064万元,增长32.0%;上交税金2708万元,增长35.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6706万元,增长7.7%。完成产值266219万元。产品销售状况良好,全年销售收入达270587万元,增长6.6%,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7%。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83万元,增长6.4%,利税总额65954万元,增长6.8%。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845118万元,增长18.3%;房屋施工面积325万平方米。建筑企业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实现工程结算利润72497万元。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16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宏观调控措施成效显着。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241万元,比上年增长5.9%。在宏观调控下,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建设和改造投资85890万元,下降12.8%;房地产开发投资198794万元,增长26.5%;其他投资20557万元,下降18.8%。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35242万元,增长36.7%;第三产业投资269999万元,增长5.8%。第三产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8.4%。从投资主体看,公有经济投资5268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2%;非公经济投资所占比重为82.8%。 五、贸易财政 消费品市场购销旺盛。在消费需求不断回升的驱动下,消费品零售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6573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65593万元,增长29.0%;餐饮业零售额130808万元,增长28.2%;其他行业零售额172万元。分经济类型看:公有经济零售额151492万元;非国有经济零售额745081万元,增长36.4%。占零售总额的83.2%。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1380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0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8%。一般预算支出37907万元,增长13.4%。 六、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突破。配合市政府进行了长风大街东延道路工程及东山过境高速公路改造工程的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完成新建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和青年路等主要道路的大修。 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82%,增长0.82%。绿地率19.18%,增长0.6%。人均绿地4.91平方米,增长0.14%。全年义务植树3.018万株。实行了环卫、执法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行“垃圾不落地”工程。新改建了8个垃圾中转站和23座公厕,取消落地垃圾站130余个。全年清运垃圾3.3万吨。开展15次“靓丽 星期五”活动。环卫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七、社会事业 2005年,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全力营造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区域科技科技创新能力。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30期,实施8项农业技术承包项目,正式启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年共安排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0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区共有10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9043人;本年招生3348人,毕业生2688人,有专任教师492人。小学44所,在校生37971人,本年招生5841人,毕业生5848人,专任教师1853人。幼儿园57所,在园儿童9582人,专任教师75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幼儿园入园率达82.1%,小学生入学率100%,初中生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推进文体事业健康发展。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百人合唱比赛”。全区共注册登记业余文化团体160个,全年举办各类艺术培训班40期,培训文艺骨干5000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周活动。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在郝庄镇建设篮球场9个,建设大型全民健身路径2条。 医疗卫生工作得到加强。迎泽区共有医疗机构59个,实有医疗床位566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843人,其中,执业医师2392人,执业助理医师182人,注册护士2627人。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4人。婴儿死亡率4.90‰,新生儿出生缺陷率213/万。全区共有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率达9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