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迎泽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迎泽区统计局 (2005年4月28日) 2004年是实现率先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决战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紧紧围绕“构建省城中心商务区和形象展示区”的总目标,坚持“三产立区、商贸兴区、民营强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全区经济,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64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40万元,增长17.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4833万元,增长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0721万元,增长4.9%。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0.1:31.1:68.8。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56282万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3%。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04年以来,全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农业附加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减轻农民负担。在这些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4万元,增长27.8%。其中,农业产值176万元,增长15.3%;林业产值1721万元,是上年的2.6倍;牧业产值505万元,增长2.1%;渔业产值32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0.5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17吨,增长35.7%;禽蛋产量103吨,下降5.5%;肉类产量372吨,下降3.4%。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松小线路基工程建设和9个行政村的22.5公里“村村通油路”工程以及东山集中供水工程、王家峰节水园区工程。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159765万元,增长27.9%;增加值31800万元,增长23.2%;营业收入100826万元,增长18.4%;上交税金2002万元,增长2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3351万元,增长21.6%。完成产值304605万元。产品销售状况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416万元,增长3.1%;利税总额96175万元,增长12.7%。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215987万元,增长15.2%;房屋施工面积263.7万平方米。建筑企业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实现工程结算利润49606万元。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17.8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000万元,增长22.2%。在宏观调控下,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建设和改造投资98545万元,增长7.6%;房地产开发投资157143万元,增长28.2%;其他投资25312万元,是上年的3.2倍。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25783万元;第三产业投资255217万元。 第三产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90.8%。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76088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7.2%;非公经济投资所占比重为72.8%。 五、贸易财政 随着联洋百货、美特好广场店、开元盛世、新东城服饰广场等一批商场相继建成开业,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907万元,增长7.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3460万元,增长4.2%;餐饮业零售额102037万元,增长9.3%;其他行业零售额25410万元,增长148.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174545万元;非国有经济零售额546362万元,占零售总额的75.8%。 财政收入增势良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7506万元,增长2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161万元,增长21.9%;地方财政支出30741万元,增长30.3%。 六、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突破。完成了太行路、南内环东街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对南海街、旧城街等7条小街小巷进行了拓宽改造,对起凤街、文源巷等13条小街小巷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 完成了大运高速公路通道绿化、环城林带建设任务。松庄游园、朝阳花园和白云寺公园一期绿化建设工程已经完工,南沙河沿岸和新拓宽改造的道路得到了全面绿化,新建改建绿地7200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0%,绿地率18.9%,人均绿地4.8平方米,全年义务植树16.4万株。新建、改建了18座公厕。在全市率先进行了环卫体制改革,对全区553条街巷的路面清扫保洁、生活垃圾一级收运、园林绿地保洁工作进行了捆绑式发包,街道清扫实行了一次普扫、全天保洁,全区落地垃圾站由原来的135个减少到33个,环卫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七、社会事业 2004年,我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全力营造科技发展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发”等12项被列入市级科技发展项目。已有20多名各类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进入专家顾问组。顺利地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年成交技术合同6项,合同成交总金额550.7万元。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共有9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510人;本年招生2793人,毕业生2714人,有专任教师435人。小学44所,在校生37477人,本年招生6361人,毕业生6039人,专任教师1851人。幼儿园47所,入园儿童7794人,专任教师586人。全区幼儿园入园率达98%,小学生、初中生入学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大力实施文化强区战略,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推进文体事业健康发展。共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2项,培训班40期,培训文艺骨干5000人。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周活动,参加太原市第八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迎泽人民的精神风貌。我区杨氏太极协会通过认真选拔,组成老年队、中青年一队、中青年二队共三支代表队参加了山西省在汾阳举办的“汾阳王”杯第十五届杨氏太极拳锦标赛。经过三天激烈角逐,中青年一队、二队均获集体一等奖,老年队获得二等奖。特别是中青年一队、二队独获太极拳和太极剑两项第一名,保持了全省十五连冠的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