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8-04 宣城市宣州区统计局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预期目标,全区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综合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初步统计,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亿元,剔除市直以上因素,实现区属生产总值96.7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356元。区属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4.5:35.7:39.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农业产业化有待提升,支柱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因素尚未消除,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二、农业

2009年,在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推动下,全区农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2805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50.2万吨,比上年增长3.5%。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19272公顷,增长13.4%,油料产量45204吨,增长9.9%;棉花产量11878吨,增长14.7%;烤烟产量7957吨,增长31.0%;茶叶产量13939吨,增长11.9%;蔬菜产量22.8万吨,与上年持平。农业产业化取得新突破,农产品加工快速增长。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55.4%。

林业产业有序发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373公顷,比上年新增388公顷,实现林业总产值1.2亿元。全年采伐木材11万立方米,竹材182万根。开发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全年实现林业旅游收入1600万元,接待旅游人次6.1万。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至2009年已发放林权证12228本,发证面积4.33万公顷,占应发面积的61%。

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2009年全区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生猪出栏量18.6万头,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规模户生猪出栏量7万头,增长15.5%,占出栏总量37.6%,提高1.7个百分点;家禽出栏量1564万只,同比下降7.6%。其中规模户家禽出栏1369万只,占出栏总量87.5%。全年完成畜牧业总产值6.4亿元,实现肉类总产量44134吨,同比增长3.5%。

水产养殖结构多元发展。一是提升生态渔业。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4133公顷,其中河蟹养殖面积13000公顷。水产品产量52111吨,比上年增长7.4%,其中鱼类27292吨,甲壳类11533吨。二是发展休闲渔业。近年农家休闲垂钓产业逐步形成,2009年已发展到40余家,开发了渔业旅游资源新亮点。三是推广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养殖。利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养殖235公顷,亩均获利4060元,养殖增效明显。(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业机械化发展加快。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5.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5.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25589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3台,新添67台;联合收割机1874台,新增88台;排灌动力机械51238台。全年完成机耕面积5.25万公顷,水稻小麦机收面积7.74万公顷,机收水平达到98%。全年农村用电量1774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农用化肥施用量40608吨,增长4%。农业有效灌溉面积5.39万公顷,增加1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区属工业稳步发展,规模工业经济总量扩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列入年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70户,同比净增30户。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比上年增长6.3%。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3%,实现利税总额5.2亿元,增长105.7%,其中利润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26.5%。

在列报的21类工业产品产量中,有14类产品增长,其中饲料、饮料酒、铜材、人造板、等分别增长58.4%、53.1%、92.9%、56.5%,原煤、铜精矿、水泥、布产量分别下降26.2%、25.2%、12.2%和9.9%。(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建筑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资质内建筑业63家,比上年增加8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7.3亿元,增长38.9%,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39.6万平方米,增长3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城镇完成投资额97.1亿元,增长38.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12.7亿元,增长15.9%;房地产投资30.6亿元,同比增长123.9%。商品房竣工面积232.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0.7%。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全年第三产业投资完成额70亿元,比上年增长60.2%,占三次产业投资比重54.8%,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09年全区消费市场稳步发展,城乡居民需求旺盛,社会购买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按销售地域分:城市实现零售额39.3亿元,增长18.6%;农村零售额26.0亿元,增长18.4%。分行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4.8亿元,增长18.7%;住宿餐饮零售额9.6亿元,增长17.4%。据抽样调查:2009年宣州区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21元,增长14.2%;农民人均消费3627元,增长17.3%。

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全年利用外资总额7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7%;利用省外资金61.5亿元,增长82.0%。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6711万美元,同比增长46.4%,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实现旅游收入3.43亿元,增长22.5%;接待国内游客107.8万人次,增长20.8%。

六、交通运输及通信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2009年末区内公路总里程264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2575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13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8251万人/公里;货运量496万吨,货运周转量108624万吨/公里。“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到2009年完成“村村通”累计建设里程813公里,占“十一五”规划的92%。

现代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量766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区本地电话用户19.3万户,其中住宅用户14.8万户。2009年末,宣州城市居民百户电话拥有量为:固定电话87部,移动电话159部;农村居民百户固定电话83部,移动电话134部。城市家用电脑普及速度加快,百户拥有59台,比上年增加7台,全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9万户。

七、财政与金融

全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不含上划省)1031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114万元,同比增长31.6%。实现税收收入78993万元,增长33.4%。其中:国税42877万元,地税36116万元,分别增长43.2%和29.7%。财政支出突出民生,转移支付继续加大,全年财政支出156980万元,增长33.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241万元,增长29.4%;教育支出37213万元,增长56.2%;医疗卫生支出16226万元,增长30.9%;农林水事务支出24141万元,增长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