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当涂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年是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十二五”宏伟蓝图的关键之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首要任务,抢抓机遇,创新举措,扎实苦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平稳较快、持续向好的新局面,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继续在全省县级保持领先位次,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综合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县生产总值189.4亿元,增长18.4%。其中:一产增加值25.1亿元,增长4.1%;二产增加值125.0亿元,增长24.5%,其中工业增加值112.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13.0亿元,分别增长26.4%和11.6%;三产增加值39.3亿元,增长13.7%。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9036元,比上年增加6073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5:61:24调整为13:66:21。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物价指数有所上升。2010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0%,分类别来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呈现“六涨二跌”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0%;衣着类上涨4.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5.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跌4.4%;交通和通信类下跌1.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明显,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1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上涨23.3%。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推进。全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97.5%,比上年增加个5.9百分点。四大领域呈提升态势,其中,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95.7%,比上年增加8.7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为98.0%,比上年增加5.4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98.2%,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为98.7%,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32项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中,有24项指标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值。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346平方公里。全县年末总人口65.2万人,其中男性33.8万人,女性31.4万人。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36.3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2万人,减少0.3万人;第二产业6.7万人,增加0.7万人;第三产业16.4万人,增加4.5万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1.1万人,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2.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8.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4.2亿元,林业产值0.3亿元,牧业产值4.8亿元,渔业产值17.8亿元。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635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809公顷,粮食总产量43.4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5198公顷,油料总产量3.5万吨;棉花播种面积3863公顷,棉花总产量0.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4572公顷,蔬菜总产量9.9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为2.2万吨;水产品产量为6.7万吨。 现代农业发展增速。全年河蟹产量1.3万吨,被誉为“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6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县工业总产值406.1亿元,增长34.8%。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2.0亿元,增长26.4%,工业经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72.2%,拉动GDP增长13.3个百分点。 规模经济增速明显。按快报口径,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85.8亿元,增长34.4%,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6%。全县规模工业年报户数达408户,完成产值288.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79.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0.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0.4亿元;全县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53家。全县规模工业用电量15.3亿万千瓦时,增长28.9%。 建筑业良性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完成资质上建筑业总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7.1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6.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8亿元,增长33.2%。其中,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07.0亿元,增长40.7%;房地产投资22.6亿元,增长22.2%;农村投资完成2.1亿,减少74.3%。79个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58个市考核重点推进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0.5亿元;176个县考核的“三定四包”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9.17亿元。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第一产业投资8.7亿元,增长51.9%。第二产业投资138.1亿元,增长31.1%,其中:工业投资137.1亿元,增长33.1%;第三产业投资85.1亿元,增长35.1%。三次产业投资比由2009年的3.3:60.5:36.2调整为3.7:59.6:36.7,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上升0.4、0.5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持续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亿元,增长19.6%,分地区看,全年城镇和乡村市场分别实现零售额27.6亿元和7.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0.0%和17.9%。分行业看,批发业4.1亿元,增长17.5%;零售业26.7亿元,增长19.2%;住宿业0.4亿元,增长43.9%;餐饮业3.5亿元,增长22.4%。消费需求保持旺盛势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201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11375元。 实际利用内外资成效显着。全年招商引资内资到位资金167.9亿元,增长80.3%,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6.3亿元,增长121.0%。实际利用外商投资7012万美元,增长14.6%。 对外经济继续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901万美元,增长47.4%。其中:进口额229万美元,增长7.5%,出口总额10672万美元,增长48.6%。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全县境内公路里程18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5605辆,比上年增长39.6%;私人汽车达10605辆,同比增长52.6%。 邮电业此消彼长。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3亿元,减少21.7%;全县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6亿元,增长80.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17.4万户,增长0.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8.4万户,增长25.9%;国际互联网用户32180户,增长65.0%。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运行状况良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2.1亿元,增长22.9%;中央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增长21.0%;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11.5亿元,增长25.0%。财政支出结构继续调整,全年一般预算支出为20.6亿元,增长21.4%,其中农林水事务、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教育支出分别为1.9、0.3、2.1、5.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