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岳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9-23 岳阳市岳阳县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转型升级、更大更强”为主线,认真落实“四化两型”、“五市一极”和“四湖五区”发展战略,团结一致,奋力突破,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065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0880万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824832万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5%;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454942万元,同比增长15.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3151元,比上年增加3342元,同比增长9.8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24.1:45.8:30.1调整为22.9:49.7:27.4,第一产业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现价总产值562581万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264372万元,同比增长7.5%;林业产值10041万元,同比增长3.2%;牧业产值224938万元,同比增长0.7%;渔业产值58161万元,同比增长1.3%;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5070万元,同比增长17.5%。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1.31千公顷,同比增长0.3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5.51千公顷,同比增长3.36%;油料播种面积16.7千公顷,同比下降8.04%;蔬菜播种面积11.7千公顷,同比增长9.35%。粮食总产量达500100吨,同比增长3.97%;油料产量26264吨,同比增长9.1%;蔬菜瓜果类产量409575吨,同比增长11.86%。

林业生产快速发展。年末有林地面积128.15万亩,其中楠竹面积15.32万亩。苗圃总面积8560亩,苗木年销售量750万株。全年植树造林4.2万亩,同比增长21.5%,木材采伐量1.64万立方米,竹材采伐量64.5万根。全年义务植树14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1.87%。

牧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县年末牛存栏6.52万头,同比增长1.1%;全年肥猪出栏133.02万头,同比下降3.6%。年末生猪存栏82.72万头,同比增长2.0%,其中年末母猪存栏8.45万头,同比增长0.4%;山羊存栏5.45万只,同比增长4.8%;家禽出笼500.86万只,同比增长1.8%;禽蛋产量18360吨,同比增长20.6%;肉类总产量101648吨,同比下降3.2%。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县淡水养殖面积8.2千公顷,同比增长2.5%;水产品产量37546吨,同比增长0.5%。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2.9656万千瓦,同比增长3.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万亩,与上年持平;农用化肥施用量41999吨(折纯),同比增长0.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1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12323万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50.7%,产销率达100.1%。其中,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26.07亿元,同比增长39.56%,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8.8%。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60.83亿元,同比增长36.94%,重工业产值130.08亿元,同比增长75.4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70.61%;集体工业产值9.55亿元,同比增长18.75%;股份制工业产值27.93亿元,同比增长47.31%;(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工业产值4.48亿元,同比增长66.18%;其他工业产值26.14亿元。13家高新科技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7.62亿元,同比增长83.66%。

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全县全社会建筑企业增加值46547万元,同比增长2.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9家,完成施工总产值897823千元,同比增长39.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5.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9945万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4249万元,同比增长44.3%,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57083万元,同比增长65.7%。全年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累计完成投资额259549万元,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23.8%。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64348万元、803618万元、221979万元,同比增长319.86%、21.06%、88.23%。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工程投资515998万元,同比增长24.27%,安装工程58295万元,同比增长99.61%,设备工器具购置369533万元,同比增长23.67%,其他费用投资127481万元,同比增长227.04%。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县新引进或续扩建项目招商项目116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1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20个,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项目35个,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50个。合同引进资金424465万元,到位资金197008万元,同比增长18.6%。其中新签合同项目5个,到位资金8100万元;续建项目22个,到位资金60363万元。57个争取国家重点投入项目已到位资金6.8亿元,同比增长19.3%。

五、国内贸易

居民消费不断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530万元,同比增长19.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21996.2万元,同比增长20%;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85533.8万元,同比增长16.8%。按行业分,批发业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55273万元,同比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2257万元,同比增长15.1%。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2462辆,全年公路货运量1087.9万吨,客运量3373万人次;货物周转量49724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1434万人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501.82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422.373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县邮电通信业务总量达到6794万元,同比增长17.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64万元,同比增长22%;电信业务总量4330万元,同比增长6.5%。

电力消耗需求增大。全社会用电总量82467万千瓦小时,同比增加17121万千瓦小时,增长26.2%。其中工业用电45901万千瓦小时,同比增加15583万千瓦小时,增长51.4%。

旅游事业正在崛起。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列入全国重点文件保护单位,张谷英古村被评为“湖南省首批特色旅游名村”,中坤张谷英项目引景区和仿古街开工建设。全县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72.3万人次,全年旅游综合总收入30477万元,总收入增长30%,其中:张谷英共接待旅客3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380万元,大云山共接待旅客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