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岳阳楼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年是经受考验、克难奋进的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综合实力显着提高。经初步核算,全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78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61亿元、同比增长5.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5.03亿元、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0.14亿元,同比增长12.3%。 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占GDP比重调整为2.8:27.2:70,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以三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凸显。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非税收入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燃油税等改革,健全了权责明确、运行规范、监管互动的良性循环工作机制,全年共完成财政总收入76119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9933万元,同比增长8%。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民生投入力度加大。科教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与就业投入占全部支出的70%。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10项惠民实事项目进展顺利,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解决了1.99万人的饮水安全,对89户洞庭湖湖区捕捞渔民进行了危房改造,改造新建了7所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了农村沼气池400口,在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效果显着。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今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5.54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7.4%,牧业产值1.61亿元,同比增长4.5%,渔业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4%,林业产值0.2亿元,同比增长1.6%,服务业产值0.19亿元,同比增长11.5%。农作物播种面积4.52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5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0.37千公顷,粮食产量7189吨,油料产量532吨。出栏生猪17.5万头,家禽58万羽,水产品11100吨。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44.94亿元,增长28.2%;形成了鲁粮新元为代表的粮油加工业、岳泰为代表的饲料加工业、万力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业、环能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业、新磁为代表的电磁铁制造业。产值过亿元企业25家,年税收过100万元的达28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湖南省着名商标14个,20多家企业先后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建筑业增长平稳。全区共有建筑企业19家,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3578万元,竣工产值64547万元,房屋施工面积878806平方米,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92亿元,同比增长2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加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投资主要集中在基本建设领域,城建、水利、交通三大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6.7亿元,增长22.1%。巴陵左岸、锦城家园项目、天伦城一期工程等已完工投入使用。雅典新城二期、湘沪湘城、缤纷年华等12个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投资4.5亿的巴陵尚都已开工建设,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额为0.9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额为22.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额为25.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2.45%,更新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79.99%。 五、地区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区共有专业市场17个,农贸市场41个,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7亿元,同比增长20.3%。分行业统计,批发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0.85亿元,同比增长12.8%;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4.94亿元,同比增长24.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25亿元,同比增长14.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83亿元,同比增长21.5%。 六、科技、教育、卫生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坚持科技兴区战略,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科技经费投入超过4.8亿元,增长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10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35.4%和34.7%。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新建农家书屋41家,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500多场次,“社区万家乐”、“市民大课堂”、“南湖文化广场”,成为全省影响较大的三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教育、卫生事业优先发展。围绕教育强区这一目标,新建东方红小学,洞庭湖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经验被国家卫生部予以推介。公共卫生监督和妇幼卫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七、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岳阳楼区户籍人口671067人,其中:男性349313人,女性321754人,出生人口8990人,死亡人口2965人。人口出生率13.4‰,死亡率4.4‰,自然增长率9‰。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新增就业人数8315人,234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31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院住院医疗费补助率达到5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到69.5%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076元,增长14.5%,比上年增加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33元,增长6%,比上年增加381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核实数。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安年报,开发区与度假区人口包含在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