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宣汉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9-21 达州市宣汉县统计局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58.9万人次,增长21.9%,其中国际入境旅游者188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总收入55206万元,增长30.2%。其中,国际旅游创汇28.9万美元。至年末,全县拥有星级饭店(宾馆)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52间;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4个。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9亿元,比年初增加20.4亿元,增长3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2亿元,比年初增加15.9亿元,增长33.5%;企业存款余额6.4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增长24.2%。各项货款余额20.1亿元,比年初减少0.8亿元,下降3.8%。其中,短期贷款16.4亿元,工业贷款0.1亿元,分别减少0.7、0.6亿元,下降4.2%、85.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各类保费收入28126万元,增长2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539万元,增长29.8%;寿险保费收入16587万元,增长20.1%。全年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金额92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财产险赔付3959万元,增长19.6%;寿险业务赔付5257万元,增长11.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全年用于科研活动的经费支出405万元,增长11.8%。全年实施科技项目15个,取得各类科技成果75项,累计推广新技术42项,引进新品种48个,建成各类科技示范基地21个,分别是去年的1.5倍、2.7倍、1.8倍、1.3倍和2.1倍。全年申请专利15件,专利授权量2件。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69所,其中幼儿园68所,普通小学526所,普通中学67所,职业中学5所,成人教育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年末各类学校共有在校学生225665人,其中小学117831人,中学71489人,在园幼儿28178人。全年各类学校招收学生69600人,毕业学生62015人,其中普通高中毕业学生4835人。全年普通高考上线率达70.9%,其中专科上线1713人,上线率达32.9%,本科上线1974人,上线率达38%。现有在职教职工8555人,其中,专任教师8077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9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1785册,影剧院3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5%;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2%,有线电视用户101762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至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5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76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748张。卫生技术人员1760人,其中医师1475人,注册护士485人。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92.97万人,较去年增加2.4万人,增长2.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拥有体育馆1座,体育场4个,建成全民健身路径9条,举办运动会24场次,参加市级以上体育项目20个,获得市级以上奖章80枚,其中省级奖章4枚。全年向市以上输送运动员50人。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30万元。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达3891.5万元,增长10.4%。至年末,全县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6人,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站1个。全年完成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13.1万吨,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7个。城区环境噪声质量53.6分贝,县城饮用水达标率100%。

城乡绿化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建成区绿地面积8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1%。至年末全县森林面积达183666.7公顷,增长1.7%,森林覆盖率达55%,其中当年完成造林3000公顷,增长76.5%。至年末,全县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750公顷。

十一、人口

人口保持稳定增长。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6.42万人,比上年增加3.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18万人,女性人口59.3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104.58万人,比上年增加0.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41万人,乡村人口79.1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24.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12万人,人口出生率9.4‰;死亡人口0.76万人,人口死亡率6.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8‰。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1元,增长14.2%,其中,工薪收入5513元,增长40.8%。人均消费性支出5882元,增长1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1%,衣着支出增长30.9%,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2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6.4%。农民人均纯收入2849元,增收182元,增长6.8%。其中,工资性收入1000元,增收50元,增长5.3%;家庭经营收入1793元,增收79元,增长4.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58元,增长1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60%。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年末城乡新增就业人员5059人,比上年末增加334人,增长7.1%,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02人,增加126人,增长4.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418人,登记失业率为4.5%。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35270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末,全县共有40098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增长20.6%,征缴养老保险费8781万元,增长64%;有21384人参加失业保险,增长1.4%,征缴失业保险费685万元;有3302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增长10.4%,征缴医疗保险费3500万元,增长45%。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至年末,全县共18602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5839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650人接受农村传统救济。全年累计发放城镇低保资金2732万元,增长53.3%;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353万元,增长170.7%;发放农村传统救济金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