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灌南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9-10 连云港市灌南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双重机遇,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灌南”为主题,紧紧围绕“六个突破,一个确保”目标,推进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创新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全面小康进程取得新的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在转型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33亿元,可比价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3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91.38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56.62亿元,增长15.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00美元,全年人均GDP达29358,按当期汇率折算4660美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84:50.23:28.93调整为18.83:50.12:31.05,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1.17%,比上年提高了2.01个百分点。

私营个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末全县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2330家,注册资本70.9亿元,从业人员4.63万人,其中本年新增私营企业338家,注册资本8.97亿元,从业人员0.66万人;年末注册个体工商户1.37户,注册资本5.19亿元,从业人员2.2万人,其中本年开业个体工商户1556户,注册资本1.12亿元,从业人员0.32万人。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重点,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44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8%;新增创业人数3078人,孵化创业成果1380个;就业再就业培训3573人,创业培训完成2218人,职业资格鉴定5267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调整还不够快,发展方式还不够优化,转型升级的压力还很大。农民持续增收步伐仍需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加快发展面临的资金等瓶颈制约亟待有效破解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提质增效。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63.32亿元,增长16.38%。其中,农业产值36.84亿元,增长14.23%;林业产值1.41亿元,增长10.21%;牧业产值17.54亿元,增长22.74%;渔业产值4.45亿元,增长16.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8亿元,增长10.94%。

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6万亩,平均单产474公斤,总产量为61.94万吨,与上年相比,粮食单产总体持平,种植面积、总产量分别增加了2.6万亩和1.25万吨。其中夏粮单产388公斤,比上年减少4公斤,夏粮产量25.89万吨,增加0.15万吨;秋粮单产564公斤,产量36.0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6公斤和1.1万吨。全年粮食生产总体呈面积、总产两增,单产夏减、秋丰、全年平均持平态势,粮食总产量实现自2005年以来连续七年增产,再创产量历史新高。

林牧渔业协调发展。全年完成成片造林面积2.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8%。全年肉类总产量4.85万吨,比上年增长15.2%。生猪出栏65.3万头,年末存栏量43.12万头,大牲畜存栏0.42万头,奶类产量3760吨。全年禽蛋总产量1.19万吨,增长8.2%。全年水产养殖面积达5.2万亩,水产品总量3.3万吨。新增高效渔业0.8万亩,总面积达3.5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机总动力79.33万千瓦,同比增长6.9%;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5340台,同比增长4.9%,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890台,同比增长9.6%,小型拖拉机33450台,同比增长4.7%;年末联合收割机达271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3012台,实施机插秧45万亩,机插水平达84%;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51.5万亩,还田率占种植面积的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44.32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工业增加值77.53亿元,可比价较上年增长20.0%。年末规模工业企业数达141个,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5个,超10亿元企业6个;规模工业总产值322.36亿元,增长56.36%,其中民营工业总产值314.62亿元,增长59.1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3.29亿元,可比价增长27.9%。

工业效益稳步提高。全部工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35.37亿元,较上年增长20.76%;实现利税总额32.37亿元,增长11.81%;工业产销率98.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7.95亿元,同比增长58.02%;利税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41.99%;产销率98.72%。

建筑企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县有建筑业资质企业30家,其中总承包企业19家,占总企业数的63.3%;专业承包企业5家,占总企业数的16.7%;劳务分包企业6家,占总企业数的20%。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86亿元,较上年增长17.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9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80.11亿元,同比增长17.03%。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35.86亿元,同比增长13.17%,规模上城镇投资129.47亿元,增长13.81%;规模下投资完成44.24亿元,同比增长30.72%。

投资结构总体较优。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5.83亿元,同比增长18.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111.38亿元,同比增长16.9%。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6.23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共完成投资21.09亿元,同比增长23.92%。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引进超亿元投资项目31个。总投资60亿元的亚新制管一期、总投资30亿元的兴鑫钢铁三期即将投产;亚邦百亿化工业园完成40亿元投资,亚邦染料即将上市;汤沟酒业产业园、天乙金属等项目正式投产;宝石精密重工、创瑞科技等项目强势推进。完成110千伏长茂变和六塘变增容,110千伏灌南变10千伏开关室扩建。新港大道半幅全线通车,张湾大桥、高岗大桥顺利竣工,南环路、盐河五桥开工建设,盐河航道整治、临海高等级公路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18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1.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住宿餐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6.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从地域看,城镇和乡村两个市场共同发展,城乡发展态势均衡。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3.69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4.49亿元。

外向型经济有所突破。对外贸易突破亿美元大关。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2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2%,其中,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同比增长33.76%,进口2017万美元,增长5.77%。招商引资再上新的台阶,市外客方实际到位资金80亿元,增长17.8%,实际利用外资1573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