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2-09-10 连云港市海州区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围绕“走进沿海新时代、建设幸福新海州”发展主题,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平稳,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功能提升,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85亿元,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6.34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17.06亿元,增长16.0%。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8.4:45.7:35.9调整为16.3:50.8:32.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4%、57.98%和37.48%,其中第三产业对经济拉动不断增强,贡献率比去年同期提高5.1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2.02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33.1%;一般预算收入5.92亿元,同比增长29.2%。税收收入5.59亿元,比上年增收1.47亿元,同比增长35.6%。主要税种增收明显,其中增值税1.04亿元,增长21.4%;营业税1.99亿元,增长39.9%;企业所得税和契税1.22亿元,增长41.9%。

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2011年全区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一般预算支出6.9亿元,增长32.5%。其中,教育支出2.07亿元,增长23.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5万元,增长94.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101万元,增长41.8%;医疗卫生支出3786万元,增长41.8%;节能环保支出2460万元,增长7.2倍;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286万元,增长2.4倍;农林水事务支出8124万元,增长76.8%。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8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农业产值10.78亿元,增长7.1%;林业产值0.26亿元,增长8.3%;牧业产值3.69亿元,增长53.8%;渔业产值0.35亿元,增长1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元,增长8.1%。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6.76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6.22万吨,同比下降0.3%;蔬菜类产量21.09万吨,增长1.1%;水果产量2.16万吨,增长29.2%;奶产品产量6625吨,增长54.1%;禽蛋产量4779吨,增长23.4%;肉类总产量1.09万吨,增长6.9%,其中猪肉产量8437吨,增长10.9%。

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进展。全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新坝成为全市首批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先后建设新坝生态农业、锦屏港兴鸽业、板浦豆丹养殖等一批高效农业基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2.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54.42%,实现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67万亩。创建绿化示范自然村6个,疏浚县乡河道13条。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家,创建无公害农产品10个,建成市区“菜篮子”基地7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79元,增长1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24.19亿元,同比增长16.1%,工业化率达到46.7%,拉动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9%。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9.41亿元,增长13.3%。其中,轻工业产值32.2亿元,同比下降6.9%;重工业产值57.2亿元,增长29.1%。园区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72.7%。全区拥有年产值超亿元的制造业企业1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4.38亿元,其中超5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2家。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58亿元,增长20.6%;利税总额13.2亿元,增长36.7%,其中,利润总额9.15亿元,增长50.3%。亏损企业9家,亏损额0.54亿元,分别下降10%和6.9%。年末企业应收帐款净额10.25亿元,增长24.2;存货13.5亿元,增长50.3%。

建筑业稳步前进。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5亿元,增长18.2%。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11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10亿元,增长106.8%;实现利润总额0.21亿元,下降0.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48万平方米,增长118.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于平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工业投资31.01亿元,增长31%;城镇投资36.22亿元,增长18.8%;农村投资2.48亿元,增长39.3%。服务业投资增长强劲,全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97亿元,增长23.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1.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全区房地产项目18个,累计完成投资9.5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21.6%,同比增长38.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8.5个百分点。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区500万以上除房地产项目共计96个,比上年减少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与上年持平,累计完成投资11.8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2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11年四季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系统建成使用,家乐福超市、义乌小商品城投入运营,消费水平不断升级,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38家,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5.24亿元,同比增长1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销售额73.62亿元,增长25.1%;住宿和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4亿元,增长23.2%。汽车类产品仍是零售市场主体,实现销售总额22.6亿元,占全区零售业销售额的61.5%,同比增长9.4%。全区亿元市场4家,实现交易额60.3亿元,增长4.8%。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回落。全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251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9610万美元,同比增长68.2%。其中出口额1875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6300万美元,同增长50.6%;进口3759万美元,增长302.7%。全年客方到位资金29.38亿元,新增内资注册企业251个,新增注册资本占客方到位资金比重为43.8%。实际利用外资610万美元,同比下降84.8%。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22所,在校学生27809人。其中,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5642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567人;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8063人;普通小学10所,在校学生11487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50人。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52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100%和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