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肇东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肇东市统计局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二0一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促发展、惠民生、创和谐、强基层”目标,迎难而上,奋力攻坚,战胜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生态、和谐、发达新肇东的各项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98.4(可比价为2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4(可比价为4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6(可比价为109.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3.4(可比价为1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1%、23.1%、1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1961(可比价为28614)元,比上年增长17.9%。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三次产业比由2009年的22.2:34.9:42.9调整为20.9:37.7:41.4。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加强,在全省率先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位列第87位。 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区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0491万元,比上年增长21%,创造利税19674万元,比上年增长5.9%,截止年末开工工业项目达17户,比上年增加11户。投产企业17户,比上年增加5户。 二、农业 粮食种植面积252457公顷。粮食总产量2691114吨,比上年增加183054吨,增长7.3%,位居全省之首。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99.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8%。其中农业产值40.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林业产值0.18亿元,比上年增长8%;养殖业产值58.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养殖业产值中,牧业产值55.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渔业产值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水产品总产量2.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2%。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5%。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4310台,增长0.3%;农用运输车4610辆,比上年增长0.4%。全年农村用电量17732万千瓦时,增长13.6%。化肥施用量17万吨,同比增长13%;全年拥有机电井7743眼,同比增长7.2%。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4770公顷。全年新打饮水井78眼,新增自来水用户10925户。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7.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2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户,实现产值9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9%;实现销售收入95.1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实现增加值31.7亿元,比上年增长34.37%;实现利税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利润5.2亿元,比上年下降6.8%。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3亿元,比上年增长42.1%。资质等级内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1%,资质等级内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实现利润1.2亿元,比上年下降7.6%;实现税金4234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7%,竣工房屋面积71.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1亿元,比上年增长49.8%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4%。第一产业投资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5%,第二产业投资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三产业投资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5%。 五、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8亿元,增长1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亿元,增长22%。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公路货物运输量335.7万吨,货物周转量22914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11.5万人,旅客周转量16803万人公里。铁路旅客发送量138万人次,铁路货物发送量85.8万吨,实现货运收入14201.9万元。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1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年末本地电话使用户数133493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7199户,乡村电话用户66294户。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2949万元,增长9.8%。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3046万元,同比下降7.8%。全市保险公司实现各项保费收入15919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419万元,同比增长25.5%;人身险保费收入13500万元,同比增长36.9%。支付各类理赔款1527万元,同比下降6%。其中财产险理赔支出667万元,同比下降40.7%;人身险各项理赔支出860万元,同比增长6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小学260所,普通中学校39所,其中初级中学35所,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在校学生40373人,初中在校学生4609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4058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为11662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88人。科技事业稳定发展,全年成功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0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文工团1个,影剧院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22个;拥有广播电台1个,年末全市有线电视实际用户7.1万户,其中城镇使用户2.6万户,农村使用户4.5万户,比上年增加2375户。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29个,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25个,预防保健机构1个。年末全市共有卫生人员2151人,比上年减少34人。其中,医生791人。年末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251张。全市共有标准化体育场地1个,占地面积72072平方米,建筑面积42236平方米,非标准化体育场地331个。全年共举办大型运动会1场,参加各级运动会的运动员达1.6万人。全市运动员在省内比赛中共获得奖牌158枚,其中金牌45枚,银牌56枚,铜牌57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10年年末全市实际居住人口9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万人,占总人口的32.2%,农村人口63.2万人,占总人口的6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98元,比上年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0元,比上年增长2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08元,增长2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6%。 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64890人,比上年增长17.8%。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47109人,比上年增长5%。劳动部门收缴企业养老保险金2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发放企业离退休金25919万元,比上年增长28.2%,收缴企业失业保险金334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17781人,收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32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4%,收缴机关事业失业保险金2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全年参加医疗保险共计4286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