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利川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0-08 恩施州利川市统计局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47655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254477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49244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43934万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9.29:23.04:37.67。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2%。

全年财政总收入114758万元,比上年增加26275万元,增长29.7%。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8.2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97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01.1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9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61千公顷,增加0.29千公顷;烟叶种植面积8.62千公顷,增加1.95千公顷;药材播种面积9.50千公顷,增加0.33千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34.41千公顷,减少0.02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359500吨,比上年增加7572吨,增产2.2%,其中,夏粮产量68225吨,增加8471吨,增产14.2%;秋粮产量291275吨,与上年持平。

全年油料产量11835吨,增产18.3%。烟叶产量20179吨,增产47.1%。蔬菜产量585508吨,增产6.5%。茶叶产量11450吨,增产16.8%。水果产量28600吨,减产6.5%。

全年生猪出栏80.51万头,比上年增加0.39万头。牛出栏2.67万头,减少0.16万头。家禽出笼241.70万只,增加7.96万头。

年末生猪存栏77.54万头,比上年增加5.97万头。牛存栏8.41万头,减少0.05万头。家禽存笼192.69万只,减少58.92万只。

全年肉类总产量79559吨,比上年增加486吨。其中,猪肉产量68433吨,增加416吨;牛肉产量5455吨,增加333吨;羊肉产量1157吨,增加285吨;家禽产量4463吨,增加76吨。

全年水产品产量2344吨,比上年增加85吨。

全年木材产量61169立方米,比上年降低2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37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572万元,增长20.6%。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2家,比上年增加4家。

全年发电量564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5%;精制茶产量4200吨,增长1.2%;大米产量119980吨,增长29.2%;鲜冷藏冻肉产量9373吨,增长57.3%;饲料产量73779吨,增长33.6%:人造板产量93532立方米,增长2.9倍;水泥产量410929吨,下降17.0%;中成药产量769吨,下降1.4%。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6898万元,比上年增长53.5%。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7399万元,比上年下降0.9%,实现增加值25532万元,增长19.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1家,从业人员1817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分城乡看,城镇投资382962万元,增长10.0%;农村投资67256万元,增长42.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3559万元,比上年下降17.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47588万元,增长16.7%。商品房销售面积37.76万平方米,增长48.7%。商品房销售额106665万元,增长1.1倍。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0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70716万元,增长19.3%;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6297万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7619万元,增长11.2%;零售业零售额207617万元,增长25.3%;住宿业零售额11853万元,增长9.2%,餐饮业零售额17988万元,增长16.4%。

全年货物出口总额37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倍。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251万元,比上年增长16.3%。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229公里,比上年增加2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531公里,比上年增加2124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34672辆,比上年末增长13.4%,其中载客汽车拥有量20804辆,增长13.6%。载货汽车拥有量13868辆,增长13.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061万元,比上年增长62.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305万元,增长27.2%;电信业务总量24756万元,增长74.7%。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7600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820户,农村电话用户978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24022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41622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8.7部/百人。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430.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3%。国内旅游收入175164万元,增长46.2%。旅游外汇收入10.38万美元,增长8.6%。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4758万元,同比增长29.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7069万元,增长26.0%。税收收入44240万元,增加10418万元,增长30.8%。全年财政支出313485万元,同比增长19.2%。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83759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9.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86905万元,增长22.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60250万元,增长43.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2所。包括幼儿园52所,小学314所(其中教学点171个),初中29所(其中民办初中1所),高中5所,职校和特校各1所。

年末全市在校学生103799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3867人,初中28489人,小学57251人,职业中学4066人,特殊教育126人。年末全市专职教师5642人,其中普通高中663人,师生比1:20.9;初中1699人,师生比1:16.8;小学3106人,师生比1;18.4;职业中学151人,师生比1:26.9;特殊教育24人,师生比1:5.3。

年末全市科共有技推广服务机构101个,农民技术协会43个,市直专业学会16个,信息服务中心36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700人。

全年全市共完成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申报10项,落实8项,争取无偿资金支持160万元,已到位125万元。

全市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雨露计划等,全年共有1万余人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300余人接受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