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10-05 杭州市上城区统计局

九、城市建设

民生工程。推进“51131”南宋皇城街巷综保工作,用两年时间完成5条道路、11条支路、31条坊巷改造。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综保工程二期涉及房屋448幢,院落126座,改善户数890户,除10座复建类院落外其他已基本完工,并申报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年完成危旧房改善面积16.75万平方米(含竣工量),完成建兰中学改扩建项目;实施历史建筑修缮项目61处,竣工20处;完成停车场(库)建设10处,可新增泊位1511个;实施支小路建设16条,完工12条,中河东侧辅道获市区支路整治样板路一等奖。今年是物改“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我区完成老旧小区物改172万平米,提前完成目标任务118%,三年(2009-2011)累计实施物业改善1151幢房屋,320万平方米,惠及住户53000户;人防102工程完成主体施工,陆家圩创业人才公寓年底开工建设。

重点工程。2011年区重点工程新开工面积88.2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110.3%;竣工62.02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103.4%(见图11);拆迁住户1674户、安置1411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11.6%和141.1%(见图12)。皇诰巷拆迁安置房建设竣工并交付安置;复兴单元R21-06地块安置房建设竣工;复兴单元15-3地块安置房和南星单元D-08地块配套中学已开工建设;龙翔里历史地段和大、小塔儿巷危改重建项目也已进入施工阶段。

市容管理。全年完成25条背街小巷改造、35幢房屋改善及64处截污纳管,维修路面10.67万平方米,提升窨井332处,提升改造公共厕所5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均达100%。

全年数字城管问题日均解决量增至371件,月均解决问题量同比增长69.7%;12319城管热线问题办结率100%,及时办结率100%,及时反馈率达到100%,满意率99.8%以上。社区联系站自我解决率和联系解决率均达100%。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绿化。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新增绿地6.94万平方米。至年末,全区绿地面积544.3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44.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3.1%,人均绿地面积约16.74平方米。

2011年重点抓好市专项绿化建设、绿化美化家园工程和屋顶绿化建设。配合市区大建设项目做好河道、道路绿地建设,完成钱江新城F05地块等居住区绿地和清江路杭政储出61号地块绿化建设,着力对东河、贴沙河进行水体绿化,实现河道水质净化,完成湖滨国际名品街、复兴商务广场、凤山公园和云雀苑绿化美化家园工程,湖滨国际名品街获全市窗口单位类评比第一名;强化绿化养护管理,对全区社区1200余株树木进行修剪。2011年实施屋顶绿化整治项目13个,约2万平方米,已完工7幢。屋顶绿化整治得到陈加元副省长批示,新侨饭店周边和消防大队屋顶绿化两次成为全市现场会的推广点。

环境保护。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均达到100%。共审批建设项目183个,创建4个省级“绿色社区”,3所市级“绿色学校”、7家市级“绿色工地”以及1个省级“绿色家庭”,已完成油烟在线监控设备安装88家。

安全生产。全年未发生一次性死亡3-9人(含)的安全生产亡人事故。各类亡人事故指标均未突破市下达的控制数,圆满地完成了市级安全生产事故控制目标。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132起,比去年少8起;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119.57万元。其中: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45万;道路交通事故61起,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5.71万元;火灾事故70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68.86万元。

十一、人口和计划生育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2.79万人,比上年末净增0.12万人,其中男性16.48万人,女性16.31万人。从年龄结构看,18岁以下、18-35岁、35-60岁和60岁以上分别占10.0%、25.3%、40.3%、24.4%。全年出生人口2695人,出生率为8.2‰,比去年末上升0.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065人,死亡率6.3‰,比去年上升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比去年末下降0.1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符合率达98.8%。

十二、人民生活和市场价格

人民生活。据市区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65元,比上年增加4030元,同比增长13.4%,连续八年呈两位数增长。

市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2642元,比上年增长12.0%。人均支出中,食品支出为8355元,比上年增长7.2%,恩格尔系数为36.9%。

市场价格。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4.8%。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见表4)。

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7%;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8%。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核算数或12月份各专业快报数。统计口径除个别有特指外,均为区域(在地)口径。

2、本公报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按当量值计算。

4、建筑企业:指资质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不含劳务分包)。